何太吾看向盛仲,盛仲哀嘆一聲“皇上,農學院自創立至今,確實研究出了不少法子可以提升畝產,在京師之外還設置了試驗田,證明了這些法子行之有效,比如深耕、施肥,甚至還研究出了一些藥劑,可以噴灑以消滅一些害蟲,對提升畝產很有幫助,試驗田麥子收成有一石五斗至兩石,稻谷有兩石五斗至三石。”
朱允炆知道試驗田的存在,因為那是皇室的田莊,自己的地
楊士奇連忙問“既然有如此好的法子,為何不推廣”
盛仲無奈“楊閣,農學院何嘗不想推廣,可我們推廣了,沒人理我們,也沒有人用我們的法子啊。就以深耕的工具來論,百姓家不愿意花這個錢買啊。”
何太吾連連點頭,引著朱允炆等人走入一個房間,指著里面的一個鐵犁說“這是農學院制作的鐵轅犁,是在曲轅犁基礎上改進而來,取消了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來固定鐵轅和調節深淺,即堅固耐用,又操作輕便,售賣八百文,可沒人來買啊。”
“八百文,不低啊。”
胡濙感嘆。
何太吾敲了敲鐵犁“拋開木、鐵成本,考慮運輸、匠人做工,八百文僅僅是成本,農學院可是一文錢都沒賺,相對于曲轅犁一兩五錢的價來說,已是低價。”
“那緣何百姓還不買”
楊士奇追問。
何太吾嘆息“因為朝廷發放過一次農具,而那些犁地農具尚未破損,加上移民來時也攜帶有農具,他們寧愿使用落后的,無法深耕的農具,也不愿意支出八百文去試一試。”
盛仲點頭“不止是深耕犁,農學院復造出了漢代的三腳耬,并作了改進,一頭牛拉著,一人牽牛,一人扶耬,一天便可播種五十畝地。可也因為沒有農戶購買,落灰倉庫之中,更不要談藥劑,冷得是無人問津。”
朱允炆明白,百姓家守舊的很,就是農具用壞了,也得給修個三次五次,想要讓他們支出幾百文錢更換農具,是很難的一件事。
但再難,這種事也必須去做
在沒有高產種子,雜交水稻的情況下,大明想要增加農民收入,穩定農稅,穩固財政根基,就必須擴大畝產。
“如果推行深耕,你們有把握提升畝產嗎”
朱允炆詢問。
何太吾凝重地點頭“皇上,農學院做過對照,深耕畝產相對非深耕畝產,至少可以增加了二至三斗,若配合施肥、藥劑,甚至可增加五斗。”
朱允炆沉思良久,點頭道“既然如此,就不能明珠蒙塵,這件事朕來處理。”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