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微微點頭“此事朕已在考慮,內閣也可拿出方略。西域諸多事,還需等大軍回京之后再作確定,眼下最緊要的,還是貴州土司之事。”
茹瑺、解縉等人有些不安,擔憂朱允炆用兵西南。
郁新進言“皇上,貴州之事應放一放。”
“放到什么時候解決”
朱允炆問。
郁新嘆息“至少在此風波過去之后,各地土司不過于戒備與緊張。”
朱允炆擺了擺手“貴州宋阿襖已是公然對抗朝廷,與造反何異朝廷若不對其處置,恐怕才會引起更多麻煩。若因謠言而不敢動宋阿襖,束手束腳,那朝廷的威嚴又何在”
郁新看向解縉,解縉無奈走出“皇上,消息很可能外傳,朝廷應該派遣人員,安撫地方土司,并公開宋阿襖等人罪行,為朝廷討伐宋阿襖造勢。若無安撫在前,冒然動手,恐怕會激起各地土司戒備,反而不利大局。”
楊士奇也連忙勸說“可依解閣之言,兩個月可解決宋阿襖問題。”
朱允炆看著反對的解縉、楊士奇等人,揮了揮手,讓他們退下去,然后坐在武英殿里,陷入了沉思。
受征安南、征西域大勝刺激,自己似乎在應對土司問題上更趨向于強勢了。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朱允炆終于明白,為何歷史上不少帝王好大喜功,為何一些名將在幾次勝利之后也會小看敵人,犯下不應該犯的錯誤。
原因是過去的經驗與結果都太有成效,太有誘惑,是過去的順利,讓自己忽視了土司問題的特殊性,認為只需要武力,就能解決問題。
但事實上,土司問題不是簡單的武力可以解決的。
崇尚武力,訴諸武力,是不對的,至少在對內,對大明子民時,是不對的。
朱允炆清楚,若自己不改變態度,西南諸省恐怕少不了戰事,到時候波及到的百姓將不再是十萬級的,而是百萬級的
誰都希望皇帝血性,誰不服就收拾誰,誰不聽話就砍了誰,哪里忤逆朝廷,就發兵進討。
但這些只是想當然,血性背后是不理性的沖動。
皇帝必須考慮大局,考慮一舉一動的后果與影響,不能只盯著一個點,更不能想干就擼袖子干了。
站在大局上考慮,貴州的問題只是小范圍的問題,并沒有形成燎原之勢,不值得朝廷大動兵戈,解決宋阿襖的辦法有很多,也不是一定要以戰爭的方式。
土司是西南諸省繞不過去的問題,想要一口氣改土歸流,那是天方夜譚。
朝廷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土司放在鍋里面,用溫水慢慢煮,不能端著一盆熱油,直接往土司腦袋上倒。
朱允炆收起了自己蠢蠢欲動的屠刀,收起了鋒芒畢露的寶劍,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軌道,這個國家需要休養生息,無數子民需要安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