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鉉、徐輝祖、楊榮等人受召入殿,商議對策。
解縉有些擔憂“王仲和畢竟經營福建多年,黨羽眾多,其此番造反怕聲勢不小,朝廷應發京師討伐,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
朱允炆微微皺眉,解縉在軍事方面缺乏洞察力。
楊士奇表現得倒相當平靜“臣以為動用京師就沒這個必要了吧,水師就在東南集結,只要命水師上岸作戰,以天子之師討伐逆臣叛軍,如日照初雪,消融只在片刻。”
徐輝祖不同意“王仲和手中已經有了萬余軍士,若依靠其他省衛所,未必能建全功。臣愿領五千騎兵去討伐王忠和”
鐵鉉看著積極請戰的徐輝祖,狠狠瞪了一眼,你有什么好嘚瑟的,誰不知道王仲和帶領的是烏合之眾,也就是欺負欺負老百姓,真遇到主力軍隊,必是不堪一擊,想要搶功勞,你徐輝祖也太不要臉了吧,你家該低調低調了。
“皇上,臣以為不需勞京師遠征,只需命水師與江西都司,東西夾擊即可。”
鐵鉉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朱允炆微微點頭,看向沉默的楊榮“如此大事,你不出點主意”
楊榮笑著說“若是大事,皇上也不會哈欠連連了。想來在皇上心中,王仲和叛亂不值一提,各中事或不需我們操心,郁巡撫在福建,憑他的才能,想必能穩妥處置。”
朱允炆哈哈大笑起來,楊榮這雙眼毒辣的很,他與其他人不同之處在于,他即懂人心思,還懂軍略,當這兩點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他大部分判斷都是站得住的。
段云出京,岳四海出京,都是朱允炆越過兵部、五軍都督府直接下旨安排的,鐵鉉、徐輝祖并不知情,他們以為朱允炆尚毫無防備與后手,但楊榮卻不同,他看出了朱允炆的輕松,對王仲和問題的不屑。
朱允炆抽出了一份文書,在手中搖晃了下,說“福建之事,郁新必能處置。朕今日召你們而來,所要討論的要事并非是福建之事,而是大琉球島之事。”
解縉、楊士奇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神中的驚訝。鐵鉉與徐輝祖低頭思索了下,也明白過來,朱允炆應在福建留了后手,郁新的背后不是空無一人。
不過,皇上啊,你確定討論的是大琉球島,而不也是小琉球島
鐵鉉小心翼翼,提示朱允炆“水師東南備戰,一旦出兵,小琉球島指日可下。據最新情報,小琉球島西部平原和東部沿海平原,適合種植水稻,可一年二熟、三熟,可作為一糧倉之地”
朱允炆擺了擺手,打斷了鐵鉉“朕說的并非是小琉球島,而是大琉球島,是中山、山南、山北三國的大琉球島,你們且看看這一封文書吧。”
解縉接過文書,展開看了看,不由地面露驚訝之色,轉給楊士奇等人看過,眾人皆是有些震驚。
朱允炆面色變得嚴肅起來“這是山南國國王汪應祖親筆所書,請求大明拯救山南、中山、山北百姓。國書之中提到了一點,想必你們也看到了,汪應祖說,陳祖義海賊團就藏匿在中山國,背靠中山王武寧制造大船,意欲吞并山南、山北,并威脅大明水師卿等如何看”
徐輝祖咬牙切齒“陳祖義皇上,水師在南洋調查多年,在東南追索多年,一直都沒有找到陳祖義的蹤跡,不成想他一直都藏匿在中山國。按朝廷文書,凡藏匿陳祖義海賊團之人,是為大明之敵人,凡藏匿陳祖義海賊團之國,是為大明之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