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抬了抬手,開門見山“今日召你們來,是為了討論水師劃定與分配防區。早年間,朕曾提出三分水師的設想。自五年九月鄭和出西洋,帶走了水師絕大部分主力,導致三分水師擱置,經過兩年多的恢復,水師船隊數量已超出五年時,加之蒸汽機船正在改造與推行之中,船隊職責與區域需進一步劃定。”
李堅、陳揮、耿璇等人明白過來,水師要分家了。
鐵鉉、徐輝祖很是認可。
現在水師已不同于以往,尤其是蒸汽機船經過了遠航檢驗,已被證明隨時可以北上南下,再不需等待季風。
在這種背景下,水師已不再需要過于集中在某幾個港口之中,完全可以分散為幾個主力隊伍,各自承擔一片防區,諸如衛所一般,形成固定的海上轄區,以強化水師對所負責區域的管控。
現在廣東水師要幾件衣服,還需要報送五軍都督府來處理。遼東的一條船破了,還得派人到京師報銷維修費,這樣的成本是很高的,是時候分開來,設定水師軍區,給予其一定的權限,提高水師的運作效率了。
鐵鉉走出來,支持朱允炆“皇上,臣以為水師分派防區可行。只不過,具體防區設定的數量、范圍還需商議。”
徐輝祖看向輿圖,拿起一旁的竹子點了點輿圖“按皇上最初設想,將水師一分為三,即遼東至浙西為東海水師,福建、廣東外海為東南水師,交趾、南洋、舊港為南洋水師。臣以為,東海水師范圍不小,可否以山東為界,劃定為遼東與東海兩個水師”
朱允炆看著輿圖,開口道“楊榮,你如何看”
楊榮上前,接過徐輝祖手中的竹子“臣以為東海水師應該最大,魏國公在思量此問題時,可能并沒有考慮到遷都一事。眼下我們在南京,認為東海水師轄區太廣,可一旦日后遷都北平,就需要水師環控東部海域,拱衛京師。加之將東海水師延至浙西一帶,想必也是為了南糧北運便利。”
徐輝祖恍然,站在南京思考大明,和站在北平思考大明是完全兩碼事。
朝廷雖然開通了京杭大運河,但始終堅持著海道、河道并舉的方式向北運糧,設置東海水師,自然需要囊括江南等主要產量區。
楊榮繼續說“臣以為廣東水師可與交趾、南洋、舊港一起,劃為南部水師。而東南水師,則以福建沿海、大琉球、小琉球為主。”
朱允炆看向李堅“你是水師總兵,認為哪一種方略穩妥”
李堅看著輿圖,嚴肅地說“東南水師若包含廣東外海,多少顯得力量過于分散,加之大琉球、小琉球需要水師往返,防區太大,反而容易出現疏漏。而廣東水師與交趾相對,又直面南洋,臣以為,可將其并入南部水師。”
朱允炆看向鐵鉉、徐輝祖等,見沒有人反對,便點頭說“既如此,那就依此設東海水師、東南水師與南部水師,三大水師各設總兵、副總兵等一應官職,總兵之上設水師都督府,獨立在五軍都督府之外,設都督、同知等官職,統籌大明所有水師事宜。”
一番話落,李堅、陳揮、耿璇等人興奮了。
通過朱允炆的安排,水師儼然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兵種,再不依附于五軍都督府。最主要的是,水師都督府與三大水師的設置,需要提拔一大批武將充任,升官的時候到了,能不高興嗎
水師都督自然是由現任水師總兵李堅擔任,陳揮因對馬島軍功等,擢升水師都督府同知,耿璇充任東海水師第一任總兵,身在大琉球島的徐安充任東南水師第一任總兵,杜禹因鎮守舊港多年,擢升為南部水師第一任總兵。
解決好將領、官員、防區之后,便是利益攸關的水師力量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