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閣打開文書,展開看了幾眼,頓時底氣十足“臣沐晟于昆明伏拜,接朝廷旨意在前,不敢怠慢,于八月二十日,設計擒余十舍,并逮捕馬幫一百九十六人,查獲馬匹五百余,銀五十萬兩,錢鈔八十萬兩。另尋得一枚古今死字牌,已轉托安全局龐煥暫管”
朱允炆眉頭微抬。
沐晟辦事效率值得肯定,他并沒有絲毫拖沓。
馬幫的財富倒是讓朱允炆有些驚訝,要知沈家已經沒了十幾年了,在這十幾年中,余十舍還能積累起百萬余財富,可謂是驚人。當然,這與沈萬三的親傳、茶馬古道的利潤存在直接關系,也與沐氏家族的扶持有關。
按照劉銘等人的交代,余十舍是古今勢力背后最大的財團,現在余十舍落網,馬幫被一舉鏟除,財富也被收入朝廷手中,陰兵將失去最主要的財力支持。
劉長閣念完之后,發現文書后面還有一封信,展開看了看,不由地暗吸一口冷氣,連忙遞給朱允炆“叢佩兒的信。”
朱允炆皺眉,這個家伙還真大膽,竟然敢在加急文書里面夾帶私貨,看來,沐晟寫文書的時候,叢佩兒、龐煥也在場。
叢佩兒在信中寫滿了抱怨之詞,什么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什么三月昆明浩蕩春,芙蓉新殿壓池濱,什么萬朵蓮花開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間,都是騙人的,大騙子一個
昆明好個鬼啊,出城三十里,全都是荒山野嶺,一條路走下去,都瘆得慌。還欣賞美景,美個頭,夏秋的蚊子,能把人吃沒了
朱允炆似乎看到了叢佩兒握著拳頭抱怨,龐煥在一旁拉扯安撫的情景,不由地大笑起來“這怎么能怪朕,都是古人說的”
魚終于上鉤了,朱允炆帶著一條魚返回后宮。
龍江船廠收到旨意,優先改造兩艘蒸汽機寶船,以承擔起交趾糧食北運的任務。與此同時,朱允炆下旨,擴建淮安倉、徐州倉、北平倉三座糧庫,新建北直隸通州、遼東寧遠兩座大型糧倉。
十月中旬,渤泥國使臣抵京。
朱允炆親自接見,欣然冊封艾哈邁德為渤泥國王,并接受了黃森屏想要出使大明的請求,著令南部水師,以蒸汽機船接運,以減少其疲累。
十一月初,東海水師運載一批火器與彈藥進入遼東灣,遼東都指揮史楊文親自帶人接收,并在松花江中部集結兵馬磨刀霍霍,操練軍陣。
當月,有女真部落臣服三十有二,海西女真部落臣服超過七成。
楊文強制對分散的女真部落進行了遷移,集中在平原地帶,引導其轉向農耕,并努力淡化不同部落之間的差異,讓其趨向于大明一家。
然還有近三成海西女真部落沒有臣服,但出于對大明的畏懼,開始向北遷移,并與野人女真結成了同盟,準備對抗大明。
楊文并沒有匆促行動,而是按部就班,遵照三步走的時間表,穩固陣地,調配兵力,并加大招撫力度,安排使臣說明厲害關系,擺明選項。
雖說招撫工作應該持續到建文九年二月,但實際上,持續到十一月中下旬就基本結束了。
一場大雪封了路,想要招撫都難。
雖是天寒地凍,但東北的戰備并沒有停下來,武器、火器、軍心、棉衣、糧食等全部到位,只等開春冰雪融化時,便拉開徹底控制東北的序幕。
建文八年十二月,在大朝覲的萬歲聲中,在評選十優州府、百強縣的宣讀聲中,在各藩屬國使臣恭賀元旦,祈愿大明來年風調雨順,在后宮內侍、宮女的伏拜,在馬恩慧、淑妃等人的溫柔注視下,在朱文奎、朱文垣的“父皇”聲中,迎來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