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彝與練子寧并不在意顧靖海罵過都察院,這個家伙敢罵人,不怕得罪人,是最好的言官苗子。
事實證明,顧靖海并不是一個投機政客,在進入都察院的第二天,領導、同僚還沒認熟,就寫了一封奏折,直接彈劾都察院。
這家伙,狠起來連自己也彈劾
戴德彝苦澀不已,練子寧有些無奈,但顧靖海彈劾并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風聞奏事,而是實事求是,一針見血,直指都察院辦事效率低下,御史不辦事,尤其是地方御史,一年到頭連兩篇彈劾文書都寫不了,要你們干嘛去了,應該強制規定,監察御史下至地方,一年不得低于十二封彈劾奏疏。
至于彈劾的是主簿,還是知縣,亦或是知府,布政使司,隨你們,即要真實,負責到底,又要有數量。
戴德彝有些驚恐,你顧靖海一個月能寫五篇彈劾奏章,難道其他人也能強制數量,你就不怕冤枉好人
難道說地方上就沒有好的了,沒有事也得胡亂彈劾
考慮到顧靖海的戰斗力實在是旺盛,加上六親不認,戴德彝也擔心落他手里,索性委以重任,安排顧靖海去了江西巡視。
在馬政案進行的同時,五軍都督府與兵部聯名上奏,請求在京軍中設置騎炮兵營,先行摸索與試驗騎兵、炮兵結合的戰術,研究適配騎兵的火器與戰法。
朱允炆欣然同意,將躲在燕王府里抱孫子的朱棣給拉了出來,讓他負責騎炮兵營的組建、訓練。
自從昌都剌大捷回京之后,朱棣就“消失”了,誰上門都是閉門謝客,一律不見。一年也就露面一兩次,還是躲不過去的那一種,比如給老朱上陵。
朱棣知曉,雖然朱允炆不害怕自己功高震主,但自己害怕,害怕沾沾自喜之后得意忘形,最后走上一條不歸路。
現在的朱允炆已經掌控大明九年了,九年來,他文韜武略,開疆拓土,大興文教,無論是軍士、還是士子,無論是百姓還是商人,無論是匠人還是醫者,都認可朱允炆,支持朱允炆。
人心穩固,江山穩固,已是不可撼動。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寧愿躲在家里陪孫子朱瞻基,也不想與軍士更多接觸,以免引起朱允炆的顧慮、言官彈劾、安全局的尾隨
可朱允炆并不打算遺忘朱棣,雖說幾次大戰,大明有了不少新的將領,如張輔、袁岳、段云、周大志等,但朱棣是唯一的,是很難被取代的。
天才的將領很多,但天才的統帥加將領卻很少,偏偏朱棣就是。
朱允炆再次啟用朱棣,騎炮兵營的設置,拉開了大明軍隊火器革新的新篇章,傳統的步兵型神機營地位逐漸弱化,炮、騎結合的戰術開始萌芽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