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有些難以置信。
夏元吉重重點頭“皇上,朝廷對絲綢之路有些過于樂觀,漢唐時期的絲路也并非是一年兩年營造出來的。臣以為,絲路想要重現漢唐繁華,至少需要五年。”
朱允炆略一沉思,搖頭道“五年太久,看來咱們大明也需要開拓國際市場了。威廉和亞當還在京師吧”
夏元吉有些疑惑,但還是回道“在京師。”
朱允炆笑了笑,安排道“讓威廉與亞當來一趟吧,朕要他們將絲綢之路的名聲帶回去,借他們的口告訴西方人,絲綢之路是他們的黃金路。”
夏元吉轉瞬之間就明白過來,這是皇上親自打廣告啊,那需要好好安排。
朱允炆看著離去的夏元吉,命內侍將黃二月、陳木兩人召入宮內,詢問道“你們將蒸汽機引入紡織已有一年余,成效如何”
黃二月拿出隨身的賬冊,恭恭敬敬遞上去“回皇上,按照皇上的圖紙,匠學院與紡織匠人經過七個月的努力,成功將蒸汽機與紡織結合,在五個月前已實現初步量產,后經過三個月調試與改良,在今年五月開始批量紡織,六十天內,得布兩千匹,速度之快,遠超人力。”
按照正常人工紡織,一匹布少說也得五六日,若需要分時間忙碌農田,半個月月織一匹布都算是不錯了。
可蒸汽機與紡織業的結合,讓織造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每日可產布三十多匹,且質量并不差。
黃二月、陳余面對如此效率的機器,曾有過深深的恐懼。一旦這東西廣泛出現,布料的價格恐怕會大幅下降,而百姓也將因此而失去賴以生存的手藝,失去一筆重要的生活來源。
可不得不承認,蒸汽機與紡織結合是改變時代的進步。
市面上一匹布通常是一百五十文左右,其成本大致在五十文左右。但黃二月、陳余手中的一匹布成本少得可憐,甚至都不需要十五文,生產越多,成本越薄。
若是將手中的布匹推向市面,黃二月有把握在半年之內壟斷整個京師布行,因為沒有哪家布行可以承受四十文、五十文這種低價競爭。
可這些布匹,朱允炆并沒有打算讓其流入市面,而只是由內府收購,專供宮廷宦官、侍女等所用。
朱允炆現在想要開辟海外市場,想要用紡織品來踢開國際市場的大門,去掠奪,不,去交換其他國家的各類資源,以實現大明的資本積累。
“加大產量,朕給你們找了一個好買家。”
朱允炆笑得很得意。
歷史上,西方憑借著工業革規避敏感詞命帶來了大量價格低廉的紡織品,沖垮了國內的紡織業,現在大明如數奉還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