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澄瞪大雙眼,這,這也可以
陶增光連連點頭,只要發射足夠密集,有點誤差也沒什么,這玩意本身就不是靠精準度殺敵的,尤其是面對敵人厚實與密集的戰陣時。
“一旦騎炮兵營那里確定所需,二炮局優先供給。”
朱允炆想要騎炮兵營早點形成戰力,以推動下一步的衛所調整與裁軍。
隨著軍隊火器化、單兵作戰能力提升,邊防城關、重鎮配置神機炮到位,外敵威脅已開始弱化。而龐大的衛所與軍隊數量,開始成為朝廷的負擔。
新軍之策,需要淘弱存強。
內地不必要的衛所,可以再一次合并與調整。一些衛可以精簡為所,一些所可以直接取消。
在混凝土道路暢通的江南諸地,并不需要太多衛所軍士壓陣地方,千余名擁有火器的軍士,完全可以鎮得住地方,實在不行,京師可以隨時出兵,路通,又有相對充裕的戰馬,還怕京師附近不安穩不成
還有給朱五四等人看墳,不需要一個衛的軍士,修改為所就足夠了,他們又不是朱元璋。再說了,鳳陽有衛呢,有人打擾朱五四睡覺,完全可以讓他們長眠。
朱允炆已經命令五軍都督府盤查軍籍,核對天下兵馬數量,為后續軍隊的優化支持。同時命令兵仗局、科技局、二炮局,加大火器制造,將刺刀火銃轉移至邊防重鎮。
換源a
隨著地方軍備力量的增長,朱允炆不得不重視騎炮兵營與神機營的建設,雖說前線的顆粒火藥、火藥彈全賴京師供應,可地方上畢竟掌握著尋常火藥的制備,一樣有著對朝廷的威脅。
強干弱枝是皇室必須采取的舉措,朱允炆也不可能例外,不過朱允炆走的是枝強,干更強的道路,始終要求京軍的戰斗力強過地方,火器上也保持著對地方火器的優勢。
回到宮內,朱允炆又開始了日復一日的朝政生涯。
這一日,戶部尚書夏元吉求見。
朱允炆準其入殿,夏元吉行禮后,呈報文書“皇上,接山西急報,西疆省布政使司已通告關內,糧食已是自給,無需朝廷勞民解送糧食至西疆。”
這是一件好事。
朱允炆很是高興,接過文書仔細看了看,連連點頭“茹布政使不負朕之重托,西疆糧食自給,可喜可賀。”
夏元吉也放松許多,不需要再向西域解送糧食與物資,可以極大緩解山西、陜西、四川等地百姓的壓力,可以讓百姓能回到家里,好好耕作。
朱允炆放下文書,想起來什么,說“前些日子,燕王妃入宮陪太后、皇后,說起燕王府在西疆的買賣虧損不少。這應是燕王繞著彎給朕提醒,當初將絲綢之路上的收益與燕王府掛鉤,如今這一條路不僅沒有賺錢,反而讓他虧了本,這是鬧情緒了啊。說說吧,絲路到底如何了”
夏元吉沒有隱瞞,直言“重開絲綢之路雖然已有兩年,但似乎并沒有太大效果。西方商人來得太少,大明商人多數又不愿意離開大明邊疆,許多貨物堆在絲綢之路的城內沒有辦法售賣出去。據課稅司方面奏報,西疆省去年的商稅不到六千兩。”
“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