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走了,耿炳文也走了。
開國時期的宿將已經沒幾個人了。
朱允炆追封耿炳文為興國公,謚號“固武”。耿璇接替耿炳文,成了新的武定侯,因為他是武將,又是東海水師第一任總兵,并不能真正守孝三年,朱允炆讓其三個月代三年,年底之前返回天津港。
十月初,天漸寒,不少人已在前往京師的路途之中。
這一日,朱允炆正在處理政務,內侍通報劉長閣求見。
劉長閣入武英殿,行禮后連忙說“皇上,云南安全局發來急報,說司禮監候顯、行人司趙博、僧人智光已邀請到烏斯藏哈立麻、札巴堅贊,已在來朝途中。”
朱允炆眉頭一抬,接過文書看了看日期,微微點頭“兩年多,終有了消息,好,很好,按照時日來算,他們應能夠在年底前趕至京師,不會錯過大閱兵,著人迎接,不得耽誤。”
劉長閣應下離開。
朱允炆看向輿圖,袁岳此時應該回到西疆省了吧,蔥嶺訓練會避開冬日,明年夏日開始。無論烏斯藏未來采取哪一種形式歸附大明,大明是必須駐軍在那里的。
擁有火器的明軍不需要與烏斯藏人比拼力量,只要能在高原環境下保持一半的體力,就能夠控制烏斯藏。
烏斯藏是特殊的,它不比東北女真,也不比西南土司,那里的情況更為復雜,佛教在那里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想要直接設置流官,管理僧眾并不現實。
朱允炆雖是大明天子,面對烏斯藏這樣復雜的地方,也不得不與烏斯藏的高層談判,同時借助武力威懾的手段,迫使其臣服。
這一日,朱允炆看到一封文書,傳召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等人議事。
文書是大同薛祿寫的,內容很簡單,即韃靼部落與瓦剌部落大戰,韃靼敗退,南下甘肅,可能威脅甘肅行都司與西疆省諸地。
解縉看過文書,認為朱允炆擔憂韃靼進犯西疆,開口道“臣以為,韃靼的阿魯臺雖有野心,但不太可能進犯西疆、甘肅行都司都地。”
“理由。”
朱允炆不需要無端的揣測,需要的是可靠的分析。
解縉給出了理由“皇上,自昌都剌大捷后,瓦剌與韃靼被懾服,近三年不敢有任何動作,韃靼游牧于河套附近,終沒有敢向大同進發一步,足見其顧慮重重。此外,韃靼剛與瓦剌交戰,吃了虧南下,想來更不會去招惹我軍,以免引來更大麻煩。”
楊士奇皺眉,出言問“若韃靼損失不小,蒙辱在先,會不會進攻甘肅、西疆等地以泄憤,護其顏面”
解縉看向楊士奇,這倒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人挨了打,丟了人,惱羞成怒,失去理智,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徐輝祖走出來,指了指輿圖“皇上,韃靼去哪里并不重要,他連瓦剌都收拾不了,即便是南下嘉峪關,瓜州,哈密又如何那里軍士雖是不多,但固守完全沒有問題,何況西疆留有一批神機炮,韃靼若真想攻城,那也得先過神機炮這一關。”
朱允炆看著一臉輕松的徐輝祖,問“你認為西疆、甘肅等地無憂”
徐輝祖自信地說“臣去過西疆,清楚那里的城防,配以神機炮,足以堅守半個月以上。西疆也好,嘉峪關內也好,騎兵漸多,一旦有警,必能在數日之內馳援,內外夾擊,定能退敵。”
朱允炆看向楊榮。
楊榮走出來,附議徐輝祖“魏國公所言極是,臣以為韃靼不會南下攻城略地,即便南下,也無大礙。”
朱允炆轉身看向輿圖,指了指嘉峪關以北的方向,說“如此說來,韃靼這是想要在這里過冬了,既然如此,河套那里人不多了吧”,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