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出來吧。”朱允炆喊道。鄭和有些詫異,順著朱允炆的目光看去,只見朱文奎、朱文垣兩位皇子一前一后走來。
“見過先生。”朱文奎、朱文垣作揖。鄭和有些不適應,連忙避開“不敢當,不敢當。”朱允炆安排內侍搬來椅子,示意鄭和坐下“沒什么不敢當的,來,給朕這兩個皇子講講海上的故事吧。”鄭和深深看著朱允炆,心頭滿是激動。
對皇子講述海上故事,無異于引導皇子了解大海,知曉大海的富饒,知曉海外的世界,埋下一顆遠航的種子,讓他們擁有長遠的目光。
更深層一點,建文皇帝是想要將航海事交給皇子,持續遠航下去這是好事
大明之外,有廣袤的大陸,有富饒的礦產,有說不出名字的植物,有無窮盡的可能,若是皇子們不知道這些,對大海之事不上心,很可能在建文之后,大明航海事業將陷入停滯
“好,好。”鄭和明白了朱允炆的用心,知道自己還有機會,還可能再次遠航出海,不由得笑起來。
大海,我鄭和與你是命中注定。大海,我將再一次遠航,探尋你的秘密。
大海,大明的船隊將一代接一代,馳騁于深藍之上鄭和看著期待的朱文奎、朱文垣,臉色變得肅穆起來,直接切入到非洲西海岸“我們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甚至做好了十批船隊僅有一批船隊活著回來的準備”朱允炆看了看鄭和與認真傾聽的兩個孩子,然后低頭拿起一份奏折,這一份奏折是胡濙寫的,題目是請設東宮輔臣。
胡濙認為,太子朱文奎已經有了基本的處理政務能力,但依舊年少,尚需約束與教導,然原詹事府的官員兼職不少,難免分心難以教導到位,應設更多的東宮輔臣。
詹事府官員兼職太多,這倒是真的。比如姚廣孝是詹事府少詹事,但他現在人在北平,督造新都。
楊榮是左春坊大學士,但他還是兵部侍郎,現在兵部正忙,他也分身乏術,胡濙也是東宮官,任左春坊左中允,可他還是國子監司業,因為祭酒理李志剛在北平,監管北平國子監的營造事宜,南京國子監事實上是由胡濙負責整個詹事府的官員里,經常跟在朱文奎身邊的只有兩個人,即楊溥與金幼孜,但這兩個人身上也有其他職務,楊溥在刑部有職務,金幼孜在都察院也有職務,有時候兩頭跑,也無法做到隨時解惑。
自冊立太子以來,朱允炆并沒有設置太子三師、三少。洪武年間,太祖經常因事親征,考慮皇太子監國時,再設官僚制度,會生嫌隙,于是命朝廷命臣兼顧東宮職務,并未授任何太子三師職位。
后命東宮師傅僅為兼官、加官及贈官。太子三師全部為虛銜,與輔導太子的職務并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