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考慮再三,三師可以作為虛職,封賞下去。但三少還是需要安排幾個,楊榮、胡濙、姚廣孝等人一時半會抽不開身。
鄭和功勞甚大,為人正直,意志堅定,又有軍略在身,作太子少保是合適的人選,加上他是宦官,可以陪朱文奎入宮左右陪伴。
至于太子少師的人選,恐怕還得解縉、楊士奇兼任了。太子少傅,就直接讓楊溥、金幼孜擔任了,至于詹事府官員,可在朝臣中選出。
朱允炆權衡定下之后,又拿出兵部奏折。兵部任務最重的是厘清與評定水師軍士功勞,定下封賞等級,而水師將官的功勞評定,雖然更是困難,但因人數少,反而并不繁瑣。
鐵鉉建議封鄭和為侯爵,朱能、張玉、駱冠英等為伯爵,因張玉犧牲,追封侯爵,其他將官封將軍官銜。
朱允炆看著這一份簡易奏報,很是不滿意,兵部在封賞問題上,還是小氣了太多。
朱允炆提起筆,先將駱冠英的名字劃掉,然后盯著張玉的名字,陷入沉思。
張玉走了,這對于大明水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他是一個值得敬重的軍人,一心報國,生死無悔,他全程參與了南美洲的歷險,只不過是在返航途中病逝。
封伯爵,追封侯爵這個建議很是不妥。若張玉為伯爵,那張輔如何接班
要知道張輔現在也是侯爵。總不能讓張輔丟了侯爵的帽子,去住伯爵的官邸吧
朱允炆提筆批示封賞各提一級,再議。現在鄭和、張玉他們的功勞還沒有顯現出來,畢竟種子還沒有種下,果實還沒有出來,許多人對大封賞心有顧慮,甚至還有官員建議只賞不封,等新糧食種出來看結果,再行封賞。
這種方式穩妥,卻容易寒了人心。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