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不平護衛在側,行過二百步左右,至一冶煉廠區,有柵欄防護,軍士值守,驗腰牌出入。
朱允炆很是滿意,無規矩不成方圓,這里管理森嚴一點也好,畢竟是朝廷寄予眾望的冶煉基地。
勘驗身份后,朱允炆一行人終進入內部。
此時馬望已得到消息,匆匆趕來,原以為是禮部侍郎來了,定睛一看,直接跪倒在地,我的乖乖,不就是上了一封文書,怎么還驚動皇上了。
“起來說話。”
朱允炆抬手。
馬望笑著起身,站立一旁,絲毫不見緊張“皇上可是為了那大鑒爐而來”
“這一看就是國子監出身。”
公輸巧笑著打趣。
胡元澄、宋禮連連點頭稱是。
純碎科舉出身的官員見到朱允炆,不是誠惶誠恐,就是先拍一頓,像是直入主題,目的性很強的,多數是國子監磨出來的。
國子監的監生都清楚朱允炆的性情,皇上不喜歡彎彎繞繞,直入主題,大家都節省時間。和朱允炆打交道與和官員打交道,是兩碼事,需要采取兩種不同的策略。
“公輸院長,我是五年時于國子監結業,當初還上過院長的課,可惜高深莫測,非我等可學,這才轉修了農學、商學。”
馬望接過話。
公輸巧看向朱允炆,有些疑惑“皇上,人才應人盡其用,他修農商,為何進入了馬鞍山冶鐵廠”
朱允炆哈哈大笑“公輸先生可不要被他欺騙了,他修習農商不虛,可他最擅的還是組織與管理。這馬鞍山冶鐵廠可不好管啊,你告訴公輸先生,這里有多少人”
馬望不假思索“目前馬鞍山冶鐵廠有冶鐵匠人三百二十七,協助軍士九百二十四,協助農夫二百七十五。此外,還與大小官員二十四人,后勤輜重人員五十八”
人員的管理是最復雜的,想要讓一個個人員從混亂無序到井然有序,除了基本的服從外,還必須有高明的管理、分工與協作。
這馬望擅長的就是這一點,分工協作,各司其職,有序管理。
“帶我們去看看大鑒爐吧,若真如你們所言,那將是大功勞”
朱允炆很是期待。
馬望引著朱允炆等人走入冶煉區,召來劉麟,主動說“臣對冶煉之事了解并不多,這大鑒爐是劉麟帶匠人搭建,還是由他來說更為合適。”
朱允炆看著臉上一片片白的劉麟,微微點頭“朕聽過你的名字,鄭尚書說你技藝驚人,冶鐵質量高其他人一頭,今日就讓朕開開眼,看看你們打造的大鑒爐到底如何。”,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