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府。
何文淵看著建文報上的消息,連忙至府學,將番薯大豐收的消息告訴眾人,孫安等人也不打擾何文淵與葉靈兒,各自熱鬧慶賀。
一個是青年才俊,一個是女中班昭,走動多了難免暗生情愫。
葉耕對何文淵很是滿意,見徐安沒半點眼力,拿著拐杖趕了一路,徐安才知道葉耕這是讓自己當媒人。
媒人可不都是女的,男人一樣當媒人。
在徐安的撮合下,何文淵與葉靈兒已經立下婚書,打算年底官府封印之后,兩人先去京師,祭奠英烈碑之后再成婚。
葉靈兒看著建文報上驚人的產量,帶著何文淵一路小跑到了家中。
葉耕看清楚之后,老淚縱橫,總算是明白了朱允炆的話。
當初朱允炆說,只有等鄭和他們回來之后,才有希望降低農稅。如今看來,這高產糧食就是朱允炆的底氣
有如此高產的農作物,農稅下調將不再是什么夢
“好,好啊,鄭和他們立下了不世之功,文淵啊,你們應該寫賀表,其他事不管,事關糧食與飯碗的事,得慶賀。”
葉耕激動不已。
何文淵連忙答應“我回去之后就寫賀表,不敢相信,這番薯產量竟是如此之高,簡直是匪夷所思。”
葉耕指了指書房“翻遍史書,不曾有記載。鄭和水師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帶回來了如此高產農作物,創造了新的歷史,史書之中,當有他們的篇章。”
葉靈兒扶著葉耕“當今圣上是英明之主,自不會怠慢了這些功臣。我聽說,史官與國子監儒學院聯手,大范圍走訪鄭和水師將士,不僅打算寫鄭和、張玉、朱能等傳,甚至還打算出幾本書,專門介紹航海事宜,對了,有個叫馬歡的,他已經出了書,聽說中華書局給了他三千兩買下的”
葉耕滿意地笑著,坐在藤椅里“有高產糧食,兇猛的火器,勇敢的軍士,咱們大明何愁不興盛你們好運氣啊,生在最好的年代里,若我早生二十年,該多好。”
何文淵知道葉耕已看穿生死,只不過還有遺憾,遺憾看不到更好更強盛的大明。
葉耕突然說“你送賀表的時候,給老頭子帶句話過去,告訴皇上,因螺母有酬蠶節,因屈原有端午節,因介子推有寒食節,因鄭和與水師將士,是不是應設個什么節,以永世銘記,不忘其功勛”
何文淵與葉靈兒同時贊嘆“好主意”
京師。
自番薯豐收之后,朱允炆就開始被禮部折磨,先是被拉去大祀壇,祭祀天地,告訴老天爺,你的兒子天子感謝你送來高產糧食,恩賜大明,愿你繼續保佑大明,風調雨順,那什么,把番薯都擺上
祭祀天地忙完了,又被送到太廟,這是祭奠祖先的家廟,有了如此大豐收,你這當孫子的不得給你上面的人說說
給朱五四他們說完了之后,你是不是還得去鐘山孝陵找爺爺、老爹匯報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