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遠確確實實收到了日本使臣送來的國書,高興之余,答應安排日野美子、阿祖、肥富以商人的身份前往天津港。
至于到了大明之后這些人怎么做,那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李芳遠之所以答應得如此爽快,還是被足利義持給忽悠了。
足利義持寫的國書,先是將倭寇騷擾大明、朝鮮的罪過都按在了老爹足利義滿身上,說自己絕對會嚴厲打擊賊寇,然后就是給好處,黃金五百兩,白銀一萬兩,美女兩對。也不知道足利義滿寫國書的時候是不是想順手了,竟然把對馬島、壹岐島也許諾給了李芳遠。
李芳遠知道大明天子不喜歡日本國,也知道壹岐島、對馬島上沒一個明軍,見足利義持這么上道,當即就答應了下來,美女什么的就算了,錢和島給朝鮮就行。
當然,這些事不能公開辦。
李芳遠很清楚朱允炆的脾氣,以前代送一個書信都挨罵,現在直接送人,估計朱允炆能派個將軍找自己問問是不是想當太上皇了。
于是,李芳遠明面上拒絕了日本使臣,趕走了他們,暗中卻安排這一批人乘商船前往大明天津港。哪怕是事情敗露,大明發飆,李芳遠也可以不承認,畢竟自己在松京看日出日落,哪能管得住人家上船的事。
至于這些人為什么選擇在朝鮮商船上偷渡,那我們也是受害者,都是被他們蒙蔽了
隨著冬日的到來,天下紛擾的事逐漸少了許多。
朱允炆也難得清閑下來,不是在后宮里好好教導兒女,就是去國子監,龍江船廠轉轉。
就在悠閑的冬日,一個個不幸的消息又接連傳來。
獻出舊港的梁道明因病逝世。
朝廷剛剛商議出以親王規格安葬梁道明,獻出渤泥島大部領土的黃森屏也去世了。
朱允炆是真的悲傷。
若不是梁道明,大明不可能擁有舊港這一片領土,鄭和水師船隊幾下南洋,想要擁有一個可靠的后勤與基地,都只能租賃其他國家的港口
若不是黃森屏,大明想要在南洋中擁有一塊范圍足夠大的領土,也不太容易。
是這兩個人,給大明立足南洋打下了基礎,是他們給大明貢獻了海外飛地,是他們成就了大明水師
朱允炆親自撰寫祭文,遵其意愿,將梁道明安葬于南海西樵,將黃森屏安葬于福建泉州,皆是親王規格,同時,將兩人名字寫于大明英烈碑之上。
在朝廷忙完兩人的喪事,追封謚號之后,建文十年也走到了十二月,各地使臣紛紛入京。
受建文十年初大閱兵影響,藩屬國使臣的規格都不算低,以前找個官,搭配幾個人隨便去一趟就行,現在多以王族或大臣為主。
瓦剌的老朋友把禿孛羅再一次帶隊來了,讓人有些意外的是,韃靼的本雅失里、阿魯臺竟也派遣了使臣。
朱允炆看到五軍都督府遞上來的文書時也有些錯愕,本雅失里、阿魯臺可以說很有骨氣的,這些年沒少雄起,先是跑嘉峪關外,蠢蠢欲動,曾想勾結赤斤蒙古反水大明,禍亂西北,沒得逞之后,又去打了大明的威虜城,結果被神機炮給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