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分紅,江鳴州和陸兆飛當然不會只任性的交易來喜歡的球員打球,而不考慮球隊的經營,令球隊因此而虧損。
江鳴州很清楚現任藍網的總經理馬克思非常有能力,他會繼續讓他經營和管理藍網。
同時也準備把早先在陵大美食街公司工作的那個叫楚源的小伙子調去美國,安排他進修體育經營管理方面,籃球方向的課程,并且跟隨在籃網隊現任總經理的身邊學習。
等他學成后,便可以直接在藍網管理層任職,直到他的能力能夠真正取代現任總經理為止。
并且籃網隊的未來經營走向,將會以開發華夏業務為主。
無論是江鳴州重生前的那些球迷想法,還是如今陸兆飛請了國際專業人士進行認真的商業分析后的建議,籃網隊如果定下了要引進易聯、林書豪這樣的華夏以及華裔球員,那么用遠超過火箭當年的方式,全力開發華夏業務,一定會獲得更多的盈利。
江鳴州相信到時候光球衣銷量就難以估計了,早先易聯還在NBA的時候,球衣在國內銷量不高的原因,那位陸兆飛請來的頂尖商業人士分析過后,得出了三個結論。
一是易聯始終沒有辦法成為一支球隊絕對的核心主力,畢竟球迷始終希望自己喜歡的球員是個超級球星。
二是那個年代華夏的NBA球迷雖然多,但尚未瘋狂起來,而如今的這些年輕球迷追起球星來,甚至都有一種娛樂圈的味道了,花些錢購買球衣以及NBA球隊的周邊產品,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第三就是沒有任何一個NBA教練愿意耗費時間和精力為易聯制定適合他的戰術,幫助他完美的兌現出他的潛力。
關于第三點,江鳴州早就想透過了,縱觀NBA歷史,應該有不少易聯這種潛力不錯,卻最終沒能兌現潛力的球員。
甚至和易聯同時期的也有好幾位,因為教練都是人,總經理也是人,沒有人能夠完全沒有偏見和傾向的去信任一個球員的未來。
正因為如此,才會讓很多或是以為性格內向或是因為各種其他問題,也包括歧視問題在內的原因,導致一些球員遇到了人生中很不公正的待遇,最終出局。
可其實,任何行業都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
相對來說,江鳴州以為易聯在NBA遇到的不公有相當一部分是他自己個性太過內向,情商不夠高的原因,而另一位華裔球星林書豪,倒是遭遇過不少真正的偏見。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原因,江鳴州如今要登陸NBA了,他看中的球員從此就會有無盡的機會,按照他們各自的特點,真正發揮出他們的特長。
就好像曾經和他們潛力相等甚至潛力還要弱的球員,被他們的教練在他們連續打得不好的情況下,依然把他們當成球隊基石堅持使用他們,磨練他們,卻堅決不肯給林書豪這樣的球員以機會一樣,江鳴州不懼怕所謂任人唯親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