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探討城池,張文成稟告有十一支僚人族回應了歸附,愿意各出三百勇士歸屬節度使聽用。
愿意歸附的僚人族,原因之一是貪圖了鹽貨。
依照歸附條件,聽用勇士的軍餉是鹽貨,并且出征范圍不出黔中道,也就是拒絕離開故土遠征。
另外,黔州鄰近的州域基本歸附,有南州,溱州,珍州(夜郎),思州,費州。
東北方向的施州被荊南節度使占據,向南更遠的州域暫時沒有回應。
歸附的州域,除了鄰近渝州的南州和溱州,其它三州事實上就是僚人族為主。
因為臨近黔州,與漢人親近往來,所以稱之為熟僚。
歸附的熟僚三州,除了有條件的愿意歸屬勇士聽用,還會依照過去的朝廷定例納貢。
韋扶風滿意張文成的作為,為進一步控制黔中道做出了良好開端。
所謂借力打力,三千多的僚人族軍力,可以用于征服更遠的僚人族州域,被征服的僚人族又能夠提供勇士。
若是征服整個黔中道的僚人族,最少能夠獲得數萬僚人族軍力。
不過僚人族軍力是柄雙刃劍,川南軍若是不能擁有足夠的威懾,很容易被僚人族軍力嘩變反噬。
所以,征服黔中道的僚人族不宜激進,有了數千僚人族軍力可以抵御荊南節度使的發難,也可以調去北部防御。
雖說條件是不出黔中道,但韋扶風可以玩了變換概念的把戲,就說渝州歸屬了黔中道。
或者,讓黔中道的僚人族軍力去剿滅僰人族。
韋扶風對于僰人族沒有半分好感,那就是一群沒有人性的原始野獸,反復無常,經常襲殺蜀南兵府的士兵和平民。
韋扶風的心里,不認為自己是殘酷侵略者,他一開始就試圖與戎州的僰人族相安。
但是,無辜被襲殺的五百多士兵和平民,讓看了稟報的他,很有大軍進襲剿滅的沖動。
僰人族的多數生存在竹林山地,與務農為生的士兵和平民不存在資源掠奪,甚至能夠互通有無。
但是僰人族偏偏暗襲不斷,不求利益的襲殺種地士兵和平民。
聽張文成言,熟僚三州的歸附原因之一,尋求強大的靠山。
大唐江山陷入亂戰,黔中道的僚人族也是亂戰不斷,所以弱勢的熟僚愿意納貢歸附,意圖威懾其它強勢僚人族不敢入侵。
韋扶風給了張文成建議,讓張文成獲得黔北州域歸附即可。
也就是再獲得播州(遵義),夷州,充州,錦州和辰州,相當于拿下一半黔中道。
黔北州域多數屬于熟僚,黔中道南部屬于生僚居多,生僚仇視漢人,有的傾向親近南詔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