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四公子府中,昏暗的室內。
一個大約三十左右的男子正在和自己的屬下談話。
這個男子面白無須,身著華服,身上一股隱隱約約的貴氣,嘴角總是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面容謙和,看樣子是個身份高貴,但是又十分平易近人的人,相比與他相交定會讓人有種如沐春風之感。
此人正是韓國的四公子韓宇,在韓國素來有賢明之譽,明里暗里有不少韓國宗室和大臣們支持,其能力手段也堪稱上佳,能夠在被夜幕牢牢掌控的韓國站住腳跟本來就證明了他的不凡。
相較于韓國那個軟弱無能的太子,很顯然韓宇在各方面都遠比他更適合當上韓國的太子,也更得人心。
只可惜韓宇只是個庶子,再加上太子有夜幕的支持,夜幕需要一個傀儡,而韓宇顯然不愿意當這個傀儡。
其實在李長安的眼中,哪怕是韓非都沒有他適合當太子,韓非確實頗有才華,可惜的是他想的太過理想化,韓國的敵人遠不止是夜幕,那些個王氏宗親,那些個權貴們其實都是韓國的敵人,甚至包括韓非的父親,如今的韓王安。
想要拯救韓國勢必要完成對內部的大清洗,將整個韓國進行全面的大換血,這一點韓非做不到,他到現在還想通過自己的法一點一點的改變韓國,可是這太難了,別說姬無夜,韓王就是他最大的阻力。
可是如果要干掉韓王,韓非絕對下不去手,而韓宇顯然不僅會愿意干掉韓王,還會把責任推到別人的頭上去,比如韓非就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總而言之,韓宇是個梟雄模板,韓非始終太過天真了,而韓國留給他的時間也太少了。
韓宇眼前熱氣蒸騰,翠綠的茶葉在杯中起伏不定,恰似韓宇此刻的心情,明暗不定。
他的面前,一身勁裝的義子韓千乘正躬身向他匯報著事情。
“韓非向父王舉薦了道家北冥子之徒李長安,還言說其有不世出之才,務必要使其留在韓國?”韓宇有些驚異,他那位九弟的才華他是知道的,已經是出類拔萃的,能夠被他如此稱贊的人有是怎么樣的呢?
“是的,義父,這位道家高徒早已名聲在外,已故的魏國公子魏無忌稱贊他為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其才華不下余當年的范蠡,蘇秦,有王佐之才。”
韓千乘恭敬的說道,對自己眼前的這位義父,他是打心眼里佩服和敬畏的,再加上沒有他就沒有今日的自己,所以他決心一定要幫助義父坐上韓國的王位。
“這位道家高徒我也早有耳聞,據說他先去秦國,受到了秦王以及太后的賞識,不知為何拒絕了秦王的邀請,去往了魏國,在魏國一呆就是一年多,期間還拒絕了魏王的邀請。”
自從李長安下山的這幾年他也不是啥事情都沒做,光顧著泡驚鯢了,七國的風土人情他一直在考察,如今也算有所了解。
更關鍵的是他一直在為自己造勢,積累其足夠的名望才能更好的踏入秦國朝堂,不然就算你傍上了嬴政這條大粗腿,在秦國朝堂上也不會有人理睬你,秦國現在還是呂不韋掌權呢!
在這個時代名還是很重要的,有名的人到哪里都受歡迎,不會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