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所有部位需要的積分的確非常的龐大。
但這種開啟也是分先后順序和有利有弊兩個方面的。
起碼系統就不支持劉寶強開啟所有的能力。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即便是把所有的能力都開啟了。
那也不過是這個地球上。籃球水準都很平均的運動員。說好聽點就是樣樣都會。說不好聽點就是沒一樣頂尖。
那么接下來問題來了。既然系統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出頂級的籃球運動員。
那要個樣樣都五五開的籃球運動員還有什么意義?
所以“強化功能”就登場了。
用系統的話來說就是。
“開啟部位只是基礎,只有不斷強化才能把該部位的能力發揮到最大”。
每個部位都有10次強化的機會。
想要強化自然還是得拿積分說話。
不過相比于之前全部開啟能力的天文數字。
每一次強化所需要的積分。這好像讓人能夠接受了。
第1次強化所需要的積分很低。
只需要10點分。
第2次強化的積分也不算多。
只需要20點分。
“那么第3次就是30點,第4次40點?呵呵,那么一次類推,第10次也就100點積分吧?”
系統才剛介紹到這里,劉寶強就學會搶答了…。
并且也感覺有前面的天文數字做基礎。
那么強化功能就明顯廉價的多了。
但事實上真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不過的確是比之前要少了很多。
強化第3次需要40點積分。
強化到第4次需要80點積分。
很明顯,雖然強化不像開啟那樣所需要的積分要乘以10,但每一次強化卻是上一次的倍數。
也就是說。
第1次10點積分。
第2次20點積分。
第3次40點積分。
第4次80點積分。
第5次160點積分。
第6次320點積分。
第7次640點積分。
第8次1280點積分。
第9次2560點積分。
第10次5120點積分。
強化所需要的積分綜合起來雖然不少,但與需要開啟的積分。就真跟灑灑水沒什么區別了。
而這也是系統給劉寶強畫的重點…。
正所謂樣樣會不如一樣精。
根據系統的算法。劉寶上只需要開啟一項能力。該項能力就已經擁有了職業籃球運動員的平均水準了。
可畢竟這只是一個單項能力。
其他能力太差也沒人要啊。
但該項要是頂級的話就不一樣了。
不是有一招鮮吃遍天的說法嗎?
繼續用系統的算法。
然后拿投射能力做比方。
宿主只需要把投射能力強化一次。
該項能力在nbL絕對有生存的資本。
強化到第2次。
估計在CBA那里也會是主力的存在。
第3次在NCAA里面…以劉寶強的年紀估計只能跨過去了。畢竟人家是大學聯賽。
但第4次。在NBA夏季聯賽里也會是給人亮眼的存在了。
而到第5次。在NBA里當個主力替補那是沒跑了。
第6次,“平民隊”里當首發應該是沒問題的。
第7次,絕對配得上神射手的稱號。
如果到了第8次,把NBA里的頂級射手全部拉出來。在里面那也是拔尖的存在。
第9次?那估計就要封神了。
而到了第10次?如果不從后場往前場投藍。那強化它還有何用…?
……當然這些畢竟只是一個概念的算法。可以想象,但不一定能落實。
畢竟籃球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
即便是有再強的投射能力。被對手嚴防死守,那效果估計也只會大打折扣。
所以系統給劉寶強解釋的也非常清楚。
但有一點卻是事實。只要強化的次數多了。即便是再怎么大打折扣。所取得的效果絕對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