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秦快運,則省去了很多的麻煩。
曾經每年忙的只能送回家一兩封信件,如今快運安全穩定,每月都會給家里去一封。
相對的,從出現的那一刻起,連年虧錢。
永安來到一處相對偏僻的村落,翻山進入村子后,看到村中已經鋪設了水泥路。
她的出現,惹得村中的人不免好奇,畢竟村子里很少看到外人。
“姑娘,你這是要去哪里”一位在村中做針線活的阿婆問道。
永安看到對方,上前笑道“阿婆,我是地理學者,為了著書而游歷天下的。”
阿婆表情驚訝,“哎喲,是個讀書的姑娘啊,在哪里讀的書,我們村子里也出了兩個讀書的好娃娃,都去了漢州太學呢。”
阿婆沒讀過書,之所以記得清楚,還是村子里的人經常提及,聽得多了,記憶尤深。
“我是長安太學讀的書。”永安環視村子,笑道“你們村子雖然離著縣城有點遠,可景色極好,村中居然都是水泥路。”
阿婆笑的見牙不見眼,“我們這里是肅州府,姑娘你可能不知道,咱們大秦的太后娘娘和陛下,就是從咱們這里出去的,而且我們這里也不偏啊,離著這兩位住的地方也就幾十里路。”
永安看著旁邊的山,道“如此倒是不錯。”
“那可不是”阿婆熱情的招呼永安和她往家里走,“姑娘你是不知道,我們后邊的這座山叫赤霞山,當初這里住的可都是山賊。幾十年前,這里的山賊知道雙云山那里突然出現了富戶,趁著黑夜里帶人去搶劫一番,后來那家的女主人知道,當夜便帶著一只大蟲趕到了赤霞山,將這里的山匪全殺了。我們”
阿婆微微一頓,隨后道“我們這個村子里的人,就是當初被那些山匪擄進寨子里的,救下我們的就是太后娘娘,后來她將寨子給了我們。我們呢,一開始住在山里,后來大秦出現了,縣里要分人口底,這才搬到了山下,這村子也就二十年左右。”
阿婆帶著永安進屋,屋子是四間明屋,兩間廂房,屋里屋外都打理的干凈整潔。
角落里有個籬笆圍起來的雞舍,七八只公雞和母雞在里面啄食。
“孩子他爹,家里來客人了。”
阿婆進屋喊了一嗓子。
隨后一位白胡子的老者從屋里出來,一身衣裳洗的發白,卻勝在干凈,還有一股皂香味。
在他旁邊還跟著一個五六歲的小丫頭,看到阿婆,忙不迭的迎上前,躲在身后好奇的看著永安。
“奶奶”
“唉”阿婆笑瞇瞇的看著孫女,“這是我孫女繡瑩。”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好名字。”永安笑著和眼前的小姑娘打招呼。
阿婆笑的合不攏嘴,“真不愧是讀書人,我兒子就是比照著這個名字取得。”
“阿婆,考入漢州太學的,就有您兒子吧”永安道。
阿婆點頭,“我小兒子,還沒結業呢。”
“那繡瑩”永安不免好奇,一般結業年紀都是二十歲,她是耽誤了一年,二十一歲結業的。
如果阿婆的兒子還未結業,那就不到二十歲,這孩子哪里來的
阿婆似乎知道永安的想法,“我長姐家的。長姐夫婦不在了,繡瑩夫妻倆在縣里上工,帶著孩子不方便,寄樣在了我家。”
說罷,阿婆招呼她入座,“快坐,別站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