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商合是“民營資本”,而通濟渠上段則是“國有資產”。
以民營資本侵吞國有資產.....
唐奕攢了好幾年的錢,就是為了玩這把大的!
....
既然大伙兒沒意見,就只等曹佾報到趙禎那里,等皇帝最后拍板兒了。
讓他們都散了,唐奕則自己來到碼頭。
昨天夜里回來,到現在還沒卸船呢。
唐奕要自己來親自監督卸船,是因為他怕傭工們弄不明白,把他的寶貝弄亂了。
什么寶貝?
嘿嘿.....
一船都是石頭。
而且,不只這一船,后面還有三船,裝的也是石頭。這是唐奕在外面跑了兩年的成果——各地的礦石樣本。
這其中有大宋知道利用的,還有現在無法利用的地質樣本。
這些石頭在別人眼中可能沒用,但在唐奕這里,卻都是寶貝。
.....
曹佾急著回京,正看到唐奕在碼頭組織人抬石頭。
過去一看,好家伙,金子也不用這么上心吧?
就見一類一類顏色不一,形狀各異的石頭,都是用上好的木箱裝著。箱外還貼著紙簽,出處、品名、性狀,那叫一個詳細。
曹佾拿起一塊灰突突的石頭在手里把玩。
“鉻鐵石?這不就是爛磁礦嗎?”
唐奕一把搶過來。
“你懂個屁!這可比磁礦金貴得多。”說著,小心地放回箱子。
“對了,幫我個忙。”
“什么忙?”
“這種石頭是在益州找到的,有大用。但是,蜀地往出運太難了,幫我撒出去點人,看在別處有沒有。”
“啥大用?”唐奕說的大用,那應該不小啊!
“等過兩天得空,弄出來再說。讓你后山的炭場,給我精選三千斤上好石炭備著。”
“行!”曹佾點頭。
“這又是啥?”
“鎢礦石。”
好吧,曹佾一個也沒聽說過,一個也沒看懂。
正好船來了,曹佾上船回京,臨走還說了一句,“等我好消息吧!”
官家對于修河應該是沒意見的,就看趙禎怎么過朝臣這一關了。
.....
趙禎知道唐奕回京之后會有動作,卻怎么也沒想到,這混小子打起了通濟渠的主意。
可是一細想,也覺得此事可行。
正如曹佾所說,朝廷在這件事上不吃虧,而且打通通濟渠對大宋的意義確實很大。
以前還不覺得,自從觀瀾運力在救災、貨運等各方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之后,趙禎也認識到“流通”的重要性。只要全宋這盤大棋能被槽運搞活起來,以后局部的災害就不再是大難題了。
而且,曹佾等人擔心朝中的阻力,在趙禎這里也不算問題。
別忘了,他是有名的會“活稀泥”!
.....
趙禎先沒提修通濟渠的事情,而是想要修皇宮。
北宋皇宮出了名的寒酸,趙禎和他前面那三位皇帝,個個都想好好修一修皇宮,但不是皇宮邊上的百性不肯拆遷,就是朝臣們大力反對。
這次再提修皇宮的事情,大臣們當然是.....不同意。
您還是將就著吧,別說現在咱沒錢,有錢也不給你修。
不同意,是趙禎意料之中的。不同意好啊,那咱們就再議一議修通濟渠的事情。
哦靠!
這更不能同意了。
別管誰來修河,也別管朝廷花不花錢,修好了之后,你要遷都怎么辦?
以前,太祖要遷都,朝臣們的理由就是運河不通,往洛陽運糧、運兵都是大問題,開國近百年不修通濟渠的原因也在這里。
開封不適合做都城,這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這里卻適合做商業中心。近百年的累積,各大家族在開封的利益根深地固。
所以,寧可不修這條河,也不能讓皇帝動了遷都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