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讓修河,這也是趙禎意料之中的。
好,又不同意是吧?
那就把修皇宮和修通濟渠的事兒拿到一塊兒來議。
這下大伙兒傻眼了....
曾公亮最先反應過來,覺得哪里不對。
想了好久,終于明白了。
越禎要修皇宮,其實就是給大伙兒吃定心丸。你看我把大內修繕一番,這是要安心在開封呆著的,根本沒遷都的打算。
我要想遷都,還修什么皇宮啊?
而這個時候,富弼、丁度、包拯,吳育,連帶架空的樞密使王德用,都跳出來發聲了......
同意修河!
富弼、丁度自不用說,和觀瀾穿一條褲子的;包拯則是凡對國家有利的事情,他一律支持,而且不記后果。
至于吳育....
說心里話,吳育這幾年在朝中過的有點昏昏愕愕,以他的水平根本看不懂幾位相公在下什么棋,但是,幸虧他交下了宋庠這位摯友。
宋狀元在臨出京之前給吳育支了一招,少說多看。看不懂的時候,就跟著富弼走,準沒錯!
于是,富弼跳出來,他就也跳出來了。
而外在京外的文彥博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加急上本,同意修河。
就連陳執中,在朝外也上疏附議。
有人牽頭,再加上趙禎做出了姿態,那些怕修完河就遷都的朝臣自然聲音也就小了。
但是,曾公亮和韓琦郁悶啊!
一個首相,一個財相,本來照這個結果,直接同意修河不就完了?
可是,現在和修皇宮聯系在了一起,你說修不修吧?
只能修啊!只有修了皇宮,大伙兒才能都安心。可是修皇宮得花錢啊?韓琦當然不樂意。
好吧,趙禎這一手玩的漂亮!
不但修了河,還把皇宮也拴上了。而且,他真正的用意還在后面!
朝議通過了,修通汴水和翻新皇宮兩見大事。
修河的事還沒落實,但修皇宮,趙禎卻等不及了,立刻下令工部召募工匠,沒過幾天就開工了。
反正也要修,快點更好,大伙也沒人說什么。
不過,開工又沒幾天,趙禎又出來說話了.....
以宮中改建,人雜聲燥,而皇后與貴妃都有身孕,不易在宮中休養為由,要出宮靜養。
哦靠,你早干嘛去了!?知道皇后有孕,你還急著開工?意圖不要太明顯行不?
出宮去哪兒?
當然是觀瀾書院!
......
對此,唐奕只有豎大拇指的份。
皇帝就是皇帝,走一步看三步。借著修河的名義,一下干成了兩件事。
一是,幾輩子沒修成的皇宮,讓他給辦成了;
二是,皇后出了宮,趙禎一直擔心的胎孕安全問題,也就隨之解決了。
高!真特么高!
唐奕這段時間,一邊把運回來的各種礦石,進一步分類保存,一邊琢磨著怎么給上院那群“祖宗”們開課。
眼瞅就是月底,下月初一,他這個“小教諭”就得出來見人了。
.....
趙禎再一次駕臨觀瀾,倒也沒什么特別。
年年都來,早就輕車熟路了。只不過,這次多了曹皇后、苗貴妃等一些禁苑宮人。
而且,來了之后,也沒急著召見唐奕,他是打定主意要晾唐奕三個月再說。
趙禎不找唐奕,有人卻來找他。
正是曾公亮和韓琦。
修通濟渠的事兒雖然定下來了,唐奕也答應給朝廷分成,但是分多少可還沒說呢。
這事兒,得首相和財相一起來和唐子浩談。談多少,就看曾、韓二人的本事了。
在這事兒上,趙禎明確表態,不參與。
在他看來,無非是左手換右手,哪邊吃虧,他都不吃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