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一定是運氣!”
回到大宿舍,章惇還是有點接受不了。
“那賊廝一定是走了狗屎運,才摸了一回甲等!”
......
“呵呵。”曾鞏苦聲一笑,一邊盤腿坐到鋪上,拿起一卷文集來看,一邊道:
“不見得吧?”
章惇一哆嗦,“子固,莫要長他人志氣,瘋子怎么可能拿甲等?”
曾鞏一攤手,“怎么不可能?不是已經拿了?”
“可......”
“可那一定是運氣使然!”
“唉。”
章衡故作老成地拍了拍章惇的肩膀,安慰道:“接受現在實吧,大比誰人高下,還真是猶未可知了。”
章惇不服,“你也信他有狀元之才?”
章衡道:“由不得不信......”
“......”
曾鞏依舊眼皮不抬地看書,“子平給他說說,為什么結果難料吧。”
章衡苦笑,“也行。”
這是他和曾鞏之前就分析過的,唐奕真的有實力問鼎東華門!!
......
找了個墩凳坐下,章衡掰著手指頭給眾儒生們數了起來。
“刨去旁支末節,科舉主試三大科:策論、經義、詩賦。”
眾人點頭,這是人盡皆知的東西。
“先說策論吧,你們考得過唐瘋子嗎?”
“......”
“考不過。”
這回連章惇都得大方承認了。
開玩笑,策論誰考得過唐瘋子?
不說他走難闖北的見識,從商多年縱觀全局的眼光,單是他的文章就不是觀瀾儒生們能比的。
唐奕的文章,那是范仲淹、孫復、尹洙、杜衍,這些大師父手把手教出來,經過歐陽修、宋庠、晏殊等幾代名儒打磨雕琢出來的水平,是集眾家之大成的手筆。
眾人就算也是觀瀾學生,也能得到這么多名師指點,但畢竟唐奕算是幾位師父的親傳弟子,跟他們還是有區別的。
尹師父都說,唐奕現在的文章已經超過他了。
“好,策論唐子浩勝了一籌。”
章衡繼續。
“那經義呢?”
蘇轍在一旁略一思索,“經義?”
“這個還真說不好,得看他這兩年多臨陣磨槍背下來多少了。”
章衡道:“背下多少,只看這次旬考就知道了。這次的經義題不算太難,但也絕不簡單,唐子浩能拿甲等,說明已經熟記熟學。也就是說,只要不是太偏、太生的,絕不輸咱們半分。”
章惇道:“那就夠用了。”
經義,是最不容易分出高下,也最容易分出高下的一科。
很多人覺得,經義只要肯花時間硬背,沒什么難的。這里在坐的,哪一個不比唐奕背經啃書的年頭長?
可是,這么想你就錯了。
正是這個硬背,才是最難的。因為,你根本背不過來,也不可能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