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現在需要大遼亂起來。
這個“亂”要有一定的規模,否則,無法趁虛而入。
而這個“亂”還要控制在一定的規模,否則,以大宋千創百孔的軍隊,還有緊巴巴的財政,很可能吃不下這塊肥肉。
由此不難看出,唐奕雖然謀劃了這么多年,但是其中的難度,并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
走差一步,都有可能失控。
一處掌握不好,就可能影響全局的布置。
唐奕與趙禎說明其中利害,趙禎沉重地點點頭。
兇險!!
大宋也好,耶律洪基也好,耶律重元也罷,對于三方來說,這都是一個兇險無比的大勢之局。
看向唐奕,“西夏如何?此局走到今日這一步,西夏人絕不能再摻合進來了。”
唐奕躬身道:“對于西夏,陛下倒是可以安心,李杰訛已經打開了局面,立足在夏遼邊界,聚攏了一些黨項部族。雖還不能對李祚諒正面構成威脅,但是卻已經讓其不勝其擾。這場大戲,李賊必定要缺席了。”
趙禎心下一寬,對李秉臣道:“去把狄青叫來。”
李秉臣領命,急匆匆的又出去了。
不多時,狄青來到福寧殿,一看文、富二人和唐大郎都在。
“參見陛下!”
趙禎虛手一托,“狄卿免禮吧!叫你來,是有一事尚需你的意見。依卿之見,我朝尚有多少可戰之兵?”
狄青一怔,問這個做甚?但不敢有疑,略一沉吟道:“不知陛下問的是......”
趙禎補充道:“馬上拉出去就能打的。”
“拉出來就能打的?”
“十五萬西軍。”狄青也不磨嘰了。“加上殿前司的神威軍。”
“......”
“......”
“......”
文彥博、富弼二人聞言,無不默然,趙禎更是胸口仿佛壓了一塊大石頭。
“我皇宋擁兵百萬,竟然只有二十萬可戰之兵了!?”
狄青一窘,“敢問陛下,是不是要對大遼用兵?”
“是!”
“何時?”
“一年之內!”
“那也就只有這二十萬了!”
狄青解釋道:“除了西軍長年守邊待戰,滿編滿伍,且老弱之兵淘汰盡出,這十五萬大軍尚可一戰。”
“余者雖有百萬之眾,然陛下別忘了,我朝除了在西北,已經五十年沒打過大仗了!“
“禁軍疏于武備、兵源老弱,加之......”
后邊兒的話狄青沒往出說,加之將門空餉吃得太狠,五萬人的一個大軍,能有三萬實員就不錯了,剩下兩萬都只是兵籍上的一個名字。而那三萬之中,還不乏白發蒼蒼的“爺爺兵”!
“除了殿直的神威軍有御前值守之務,馬虎不得,還可一戰,其他的......”
“拉去與遼人騎兵一較高下,純屬填命!”
趙禎聽完,頹然地攤在龍椅之上。
二十萬......大宋朝現在只有二十萬可用之兵!?何以保家衛國?
......
唐奕見趙禎如此,出聲勸慰,“現在不是糾結此事的時候,二十萬若運作得當,也是夠用!”
趙禎回過神來,現在確實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