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思想差不多就是:你們看皇家有德,下嫁公主,此今也是國順民昌、政務通達的太平盛世。
你們做為百姓,做為人臣,也得知天恩而順天意吧?也得有點眼力見兒吧?要做個五好宋民,愛國愛朝......共建和諧社會哈。
這一套下來,別說唐奕這個大小伙子了,文武百官,那些老家伙們,領旨謝恩的時候聲調都帶著顫音了。
兩個時辰,整整一個上午,就在宣德樓前撅著了!
......
————————
終于。
宣德門大開。
街道司的士兵幾十人打頭,每人手里都拿著灑掃工具和鍍金鑲銀的水桶,一邊清掃路面,一邊灑水前行。
這就是所謂的“水路”,這些士兵要一直灑到桃園碼頭,儀仗上船之前。
而水路嫁俗一出現,唐奕一邊揉著老腰,一邊真真地長出了一口氣,可算完事兒了!
恨恨地瞪了城樓上的趙禎一眼......他就是故意的!
翻身上馬,再看一眼宣德樓,終還是抱手一揖:
“陛下珍重......孩兒...走了!”
趙禎沒有說話,只是微微點頭,朝唐奕擺了擺手。
......
唐奕抿著嘴,亦沒有再多說一句。
撥轉馬頭,尋著儀仗之中最大的一頂紅梁鑲金大檐子,并于檐前,領著儀仗大隊,緩緩離去。
(古時小乘叫“轎子”,皇家大乘為“檐子”)
儀仗至桃園碼頭,唐奕扶著腰下馬,也不等下人招呼,自己先嚷開了:
“趕緊的!上船,起駕!”
“那個誰,給本王取點心果子來,可特么餓死我了!”
昨晚上吃的東西,一直折騰到現在,前胸貼后背了。
“呃......”
送嫁的一個內庭管事太監聞言,急忙靠了上來。
“啟稟殿下,還起不了航。”
唐奕眼睛一立,“為什么?”
太監面色一苦,“儀仗還沒出宮城呢......”
“依制,殿下要等公主儀仗盡數上船方可成行。”
“什么?”
唐奕下意識目光延伸,往遠處望去。
“多長啊?還沒出宮城?”
......
呵呵,多長?
唐奕以為,除了他身后這個紅梁大檐子,還有在他之前開道的士兵、檐子兩側共十二人的儀仗護衛、遮蔽儀仗的紅羅掌扇。就沒了?
想多了。
其后,還有頭戴珠玉金釵、衣著紅羅銷金長衣的宮嬪馬隊,這是公主的陪嫁。
再往后,還有天武官抬著的儀仗轎隊,轎子里裝滿了公主的嫁妝,以及御賜家什器物。
這一隊有多少人呢?
光轎子就五百多個。
唐奕這里已經到了桃園碼頭,那邊兒的轎隊還沒出皇城呢!
最最后,還有皇帝賜予公主府的府衛、掌史等一應文武,大概幾百人。
等這些人慢悠悠的出了皇城,再走到桃園碼頭,再上船......
天已經擦黑了。
唐奕這算是整整折騰了一天一夜!
等到他下令起航的時候,已經是無力吐槽了。
咬牙切齒地恨恨抱怨:
“折騰死算了,下回說什么也不娶公主!”
眾人聞言,無不絕倒。
你還想有下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