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大喝一聲,吩咐遼將:“起航,回駕大定!”
......
唐奕沒有回頭。
靜靜地站在甲板上,直到遼船分水而轉漸漸遠去,才慢慢的抬起右臂,拇指朝天,比出一個大拇指......
耶律洪基....夠爺們兒!
......
————————————————
“陛下....”
遼船之上,大遼臣子無不激憤。
“怎可就這般輕易的放蕭家入宋啊!”
莫不是皇帝腦袋一熱,又讓唐子浩占了便宜?
......
耶律洪基此時怔怔地看著唐奕的背影,還有那個大拇指,喃喃道:“唐瘋子說的對....”
“嗯?”群臣一愣。“什么說的對?”
只聞耶律洪基道:“人之不仁,不足為友。”
“臣之不仁,不足存忠。”
“君之不仁,政必暴虐啊....”
“......”
大伙不解,皇帝怎么突然提起這句。
有人勸道:“國事為先,到了這個時候已然是顧不得這么多了。”
“不是。”耶律洪基搖頭,收神看向眾人。
“姑母為遼投宋,若只是一句國事為先就可不知感恩,隨意辱沒.....”
“那將來,誰還肯為國請命,舍身成仁呢?”
“像諸卿這樣的忠臣,誰還肯效忠于朕這個恩將仇報的小人呢?”
“這是會寒了天下人的心的啊!”
長嘆一聲,“朕之前過于功利,忘情忘義,險些成了不仁不義的暴虐之君....”
“朕之罪過啊!”
“......”
“......”
“......”
那......
那你要這么說......大伙兒沒意見了嘛?
一個個不但沒意見,反而感激涕零,就差沒給耶律洪基哭一鼻子了。
攤上這樣為臣子著想的好皇帝那還有什么不滿足??
于大遼臣子們來說,蕭家就像一塊試金石,把大遼皇帝的真情至意都給試出來了。
......
而耶律洪基說完這些,安撫了群臣,目光再一次鎖定在遠去的宋船之上。
他仿佛還能看見唐奕的那個大拇指,仿佛耳邊還回響著酒壇相碰時的脆響......
良久,直到宋船已經在烈陽之下消失無影,方喃喃自語:
“子浩....珍重!”
“再見之時....”
“有刀!!無酒!”
.....
——————————
同一時間。
大宋海船上,蕭惠、蕭英,外加蕭母,齊齊的向唐奕深施一禮。
今日之局,若不是唐奕一己之力,挽天之傾,蕭家以后在大宋的處境可就尷尬了,說不好還有殺身之禍。
“岳丈、岳母二位老大人不必拘禮。”唐奕倒是坦然。
朝著蕭母誠然一笑,“我們不是說好了嗎?”
“只講情,不講理.....”
蕭母一怔,隨后才反應過來,這好女婿是用她的話反過來將了她一軍。
“子浩放心,只憑今日之恩,還有滿船同僚不棄之情....”
“蕭家日后必盡心盡力輔佐我皇,世代如一!!”
船上的屬官聞言,無不面面相覷,心說,這老太太利害啊,一句話就把大伙兒的嘴都堵上了。
其實想想也就明白了,在大宋這個只有人尖子才能爬上來的氛圍之下,只要能當官的,哪個不是人精?耶律洪基一來,再加上他說的那些話......
就算唐子浩把他給堵回去了,可是大概意思誰還猜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