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從戍北軍中回京的不是戚盛白,是戚攬青,公梁峻有一點點失望,不過也沒關系,因為自己本也沒打算這么快就又見戚盛白,而且想知道他的情況可以找機會問一問他的弟弟,問題不大。正月十五,皇宮內舉行隆重的封后大典,皇帝陛下大惠全國百姓,上一年沒有重大自然災害所以秋糧豐收,因此由朝廷出資,每戶可免費領一袋大米和二十兩豬肉,大于六人戶則再多領。大渠每年上元節會進行足足三日,今日又恰逢上元節的第一日,所以舉國上下都比以往更加熱鬧。
皇宮內從正門門口一直到紫宸殿殿門前兩邊規整地站著兩排人,最外圍的自然就是羽林軍,越靠紫宸殿的人品級越高或者與皇后的親屬關系越近,沿路的墻面上都掛著紅燦燦的燈籠。而溫離賦和公梁峻都在京,這種大典也理應來到宮內參加。未時的時候,皇后從人群的最外圍坐著鳳輦慢慢地前進,鳳輦旁邊的宮女衣裳都穿的無比漂亮,更別提輦上的皇后了,皇后穿著暗紫的鳳袍,袍子金線鑲邊,身前也是用金線繡的展翅飛翔的鳳凰,兩袖上也分別繡著站立著的的小鳳凰,裙擺是用淺紫絲線繡的月季花的圖案,是隱針,所以看的不那么顯眼,但卻是十分精致。皇后的頭上自然戴的是鳳冠了,鳳冠全金打造,足足有半尺高,看著就很重,但是旁人卻絲毫看不出皇后有被重量壓迫,她昂著頭,身板挺的筆直,十分威嚴。人們的眼睛都很好奇地向鳳輦上瞟去,但是絲毫不敢挪動自己的身體,不敢有一絲不合規矩的舉動。
鳳輦在紫宸殿殿前的臺階上停下了,皇后從上面走了下來,朝臣們全部跪倒在地。皇后踩著精致的藍色繡鞋走上臺階,而皇帝已經站在臺階盡頭等著了。皇后一步一步走了上去,穩穩地,不急躁但也不過慢,走完臺階之后皇帝牽著皇后的手面對底下跪著的人,接著陳公公宣讀封后圣旨,圣旨讀完之后,皇后抬手鄭重地說到:“眾卿平身。”皇后的聲音自然無法洪亮地傳到那么遠,所以由沿途的小公公接連傳旨,于是臣子們紛紛謝恩站起,面向皇帝皇后。隨后皇帝牽著皇后步入紫宸殿內,坐到了龍椅之上,臣子們也向前一定距離,所以最前面分量最重的大臣進入了紫宸殿殿內。
整個儀式申時末結束,隨后各人回各家過節。公梁峻正向宮外走去,沒走多遠卻是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只聽來人叫了一聲:“縣主。”公梁峻一回頭原來是戚攬青,便說到:“戚將軍。”
戚攬青看起來心情不錯:“縣主在新都可好?”
公梁峻:“挺好。”
戚攬青卻是措不及防地提起了自己的二哥:“要是我哥知道縣主在新都,這次回來的就一定是他了。縣主可有想我二哥呀?”
公梁峻沒有想到他會這么問,抬了一下眉說到:“時機到了會去找他。”
戚攬青:“我二哥可是想念縣主呀,你離開之后他看過的每本書上都會寫有你的名字。而且明知道要很久不見,縣主為什么不留一個信物呢?縣主現在若是有,我可以帶回去給二哥。”
公梁峻知道戚盛白將自己放在心上自是十分高興,不過信物?那時在北境的時候沒有想到這個而且也沒有好的東西送。她想了想說:“我現在身上沒有什么好東西,要不哪日將軍有空來鄙舍一趟?”
戚攬青反問:“不如縣主來戚府?”
公梁峻:“你們家人多,還是我的宅子上人少。”
戚攬青也爽快:“那我明日便去。”
這邊話音剛落,趙昆卻是過來打招呼,公梁峻看著他們兩個人很熟絡的樣子,不禁問到:“你們認識?”
趙昆說到:“縣主可還記得戍北軍的趙偏將?我是他弟弟,縣主可能沒有注意到我,不過我記住了縣主。”
這個確實讓公梁峻沒有想到,她看著他似乎想再說什么,但是還是沒有問出來。趙昆倒是看著她有話說的表情主動說到:“所以當時陛下讓我廢你一臂,我想手下留情,可是如果我偷偷手下留情日后被陛下發現了一定吃不了兜著走,幸好陛下提前打了招呼,主動讓我留情了。”
公梁峻聽此抬手行了一禮感謝到:“多謝趙統領。”
道謝完也不打擾他們兩個人敘舊了,很快就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