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師沒有將那通知單遞過來,而是拿在了手里,看向了劉飛揚:“飛揚,你真的想好了,王老師之前和我交流過,我們也找了你的任課老師,他們都對你很看好,深造,考研究生,你真的不打算考慮
(本章未完,請翻頁)
?”
徐老師對劉飛揚的印象同樣很好,他們中文系有個固有的特點,那就是女生多,劉飛揚作為班里幾個僅有的男生,還是班長,能在一個“三個女生一臺戲”的女生班級里做學生工作,而且游刃有余,足以見得劉飛揚能力之強。
而且他號召力很強,班里每年組織一些很有特色的活動,都很成功,班級的凝聚力,向心力都很強,每年的優秀班集體,幾乎都是他們班的。
這不僅看出一個人的能力,更能看出一個人的為人。
而且劉飛揚作為文學社的社長,思路很開闊,這幾年聯合院系辦了很多場活動,大大小小的獎項拿了不少,就連學校團委,對劉飛揚這個名字,都耳熟能詳。
“團委的田老師也在問你,不過他倒是挺支持你的選擇,而且還專門跟我說,不要干涉你的選擇,讓你自己做決定。”徐老師再度開口,但是語氣之中還是惋惜:“老師倒不是說你的選擇不對,只不過有些替你可惜了。”
劉飛揚心中涌起一陣暖流,笑著說:“哪有什么可惜不可惜,我覺得我更適合那里,而且......”
劉飛揚說到這,突然想起了兩年前的那番對話,又說:“而且我和別人,還有約定!”
那個扎著小馬尾的、臉蛋紅撲撲的小姑娘,邊送劉飛揚,邊抹著眼淚問:“老師,你還會回來么?”
劉飛揚微笑著摸了摸那個小姑娘紅撲撲的臉蛋,而后堅定的回答道:“會的,老師一定會回來的。”
那是一個莊嚴的承諾,答應了她的事情,劉飛揚一定會做到。
見劉飛揚心意已決,徐老師也不再多說,而是將那張蓋著紅色印章的通知書遞給了劉飛揚。
劉飛揚看著那通知單上寫著:
劉飛揚:
經平灣鎮黨委研究決定,茲聘任你作為我鎮“大學生人才引進計劃團成員”,請持該通知單于七月一日來我鎮機關大院報道。
特此通知!
中共平灣鎮委員會
平灣鎮人民政府
二零一四年六月五日
終究要去平灣了,和平灣的緣分始于兩年前大二的實習歷程,作為文學院的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大二都要根據學院的安排,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習。
實習地點并不固定,按照自愿的原則和學院的工作安排,統籌分配學生們的實習地點。
劉飛揚最終去了平灣,這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不可思議,平灣是山區,距離學校很遠,在別的同學都爭先恐后的選擇市區和近郊的情況下,劉飛揚選擇平灣,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不過劉飛揚也沒有多余解釋,他們大概永遠都不會明白劉飛揚這個本來就是山區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心中最想的還是回到自己的家鄉,為家鄉的建
(本章未完,請翻頁)
設出一份力。
在平灣的半年時間,讓劉飛揚感觸很深。
那里的教學資源極為匱乏,小學教師一般都是村里的高中畢業生,就近安排的民辦教師;而初中教師,則是大多畢業于鄰近縣的中專師范學校。
這個在別的任何城里人看來,沒有上過大學,甚至連大專都沒有上過的那些民辦教師,卻成為了撐起平灣教育的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