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鎮里需要幾名其他崗位的同學,來到平灣扶貧這個任務的崗位上,我想問一下,在座的有哪些愿意主動請纓的嗎?”
所有人都選擇了沉默。
劉飛揚也有些猶豫,他來平灣的目的,就是為了支教,這也是發揮他自身所長,幫助孩子們擺脫教育上的貧困,劉飛揚認為,這也算是發揮出了他應有的最大價值。
而且,他之前也和韓小夢有兩年之約。
只是,此時的場上,未免也有些太過沉默了,在場的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說話,所有人都是保持了默契的沉默。
最終,還是劉飛揚舉起了手。
總共十三個人,也只有劉飛揚舉起了手。
文主任此時看向了劉飛揚,而后問:“你是想要從支教的崗位上,調整到扶貧崗位上嗎?”
劉飛揚站了起來,而后開口說:“易書記,李鎮長,文主任,我知道,咱們扶貧任務肯定是需要人的,我想大致先介紹一下我自己,也想簡單說說我和平灣的緣分,因為我本身還是黨員,我覺得在現在這個時刻,我應該站起來。”
劉飛揚說了自己站起來的原因,但是接著他又說著:“但是因為我并非農林類院校的科班出身,未必就能夠干好扶貧工作,而支教工作是我的專業所學,我有信心能夠干好,不過,既然是黨員,而且我在來到咱們平灣之前,也已經將黨組織關系
(本章未完,請翻頁)
,轉到了平灣,若是組織想要讓我去干扶貧工作,我堅決服從組織安排。”
“本來我們就有個環節,要向彼此介紹一下自己,你既然毛遂自薦了,那就先從你開始。”易書記笑著看了一眼劉飛揚,開口朗聲道。
“我叫劉飛揚,畢業于平原大學文學院,是師范生,兩年前,我們學校組織校外實習的時候,我就來過平灣,是平灣中心小學三年級的代理班主任,這一次,咱們平灣在我們學校招聘大學生人才計劃團,我報名了,報的也是支教崗位。”
“我報支教崗位是因為兩年前的一個約定......”
劉飛揚將當初自己是來到平灣支教半年的回憶還有他臨走時和韓小夢的約定,都說了一遍。
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認真聽著。
片刻后,等劉飛揚說完,易書記和李鎮長都是帶頭鼓起掌來。
“劉飛揚同學,不,劉飛揚同志。”易書記此時開口了:“你的理想很遠大,也很務實,我為我們平灣可以引進你這樣的優秀大學生而欣慰。”
“年輕人的確有抱負,有情懷。”李鎮長也是開口說著,對劉飛揚表示點贊。
“在座的還有誰是黨員??”易田再度開口問了一句。
場下剩余的十二個人,卻都是沉默了,誰也沒有開口,誰也沒有舉手。
而這也意味著,這十三個人之中,只有劉飛揚一個人是黨員。
“好,那我們繼續,從最左邊的依次開始。”易田沒有再多說,而是繼續讓其他人做自我介紹。
很快,十二個人依次都是介紹完畢了。
他們之中,支教的四個人,都是師范院校畢業,是師范生;支醫的五個人畢業于平原醫學院,支農的三個人畢業于中原農業大學,完全都是專業對口,專門負責支教、支農、支醫。
“好,大家基本上也都說了自己的專業,所長,還有意向的崗位,那我再多說兩句。”
易田此時開口總結道:“我們平灣的基本情況,李鎮長也已經介紹的很清楚了,我就不多贅述了,平灣底子薄,發展瓶頸較多,來到平灣,各位都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說到這,易田也是掃了一眼眾人,又語重心長的開口:“我們平灣能夠為大家創造的條件也不多,唯一可以值得說的,就是平灣是一所新的學校,讓大家走出校門之后,大展拳腳、深入實踐的學校,廣闊鄉村,大有作為!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夠立足好自己本職崗位,發揮自己所學,將才干和才華,盡情施展在這片古老,紅色的沃土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