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多,人少,常住人口少。”劉飛揚記下了這幾個關鍵性的信息。
“那現在村里有多少貧困人口?”劉飛揚接著詢問。
這個就是關鍵的信息了,劉飛揚來到大東堰的目的,就是為了助力脫貧攻堅,了解貧困人口的數量和大東堰村的實際情況,才能夠真正的對癥下藥。
“229戶,865人。”吳大強直接回道:“這是我們上一次統計的最新數據。”
劉飛揚記下這個數據的同時,也是徹底的陷入了沉默。
他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平灣鎮黨委非要讓他一個年輕人來協助大東堰村攻克脫貧攻堅這個任務了。
這個任務......未免也有些太過于艱巨了。
整個村子只有859戶,2640人,但是貧困人口就達到了229戶,865人。
貧困人口占據整個村子的四分之一人口還要多。
這樣的情況,登時讓劉飛揚的心情都是沉重了許多。
難怪大東堰是國家級貧困村,也難怪讓劉飛揚來當這個村支部書記助理,這完全就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劉飛揚很清楚,這絕不僅僅只是牽扯到對他個人的歷練和鍛煉,劉飛揚肩負著的,是這229戶貧困家庭,865個貧困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重擔千鈞,一時之間,劉飛揚自己都感覺到壓力山大。
要發展,要致富,要帶著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這個信念,從劉飛揚心中不斷的滋生,壯大。
他開始詳細詢問起這些貧困群眾的家庭狀況,致貧原因,以及現階段的扶貧政策和大東堰村制定的扶貧計劃。
吳大強此時展現出了作為一個老村支書的職業素養,據說,原來的吳大強是村里的計生專干,這個分工也讓他對全村兩千多人都了如指掌,每家每戶的情況,在他嘴里如數家珍。
這一戶,幾個人,叫什么名字,為什么致貧,家庭收入怎么樣。
在吳大強的腦海里,這些幾乎是下意識的東西,隨便任何一家都能夠說出來個一二三。
老王在一旁做些補充。
這一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
200多戶,說到天亮也說不完,只是幾十戶,就說到了凌晨兩三點。
劉飛揚年輕,相對來說還好一點,但是到了兩點多的時候,吳大強和老王顯然支撐不住了,這還是喝了點酒,兩人大腦都在興奮的時候,才能夠撐到兩點多,要是沒喝酒,這兩人估計早就瞌睡的不行了。
劉飛揚也不忍心讓他們兩人熬這么長時間,直接讓兩人去睡了。
這么晚了,老王也不打算回去了,反正吳大強家里就他自己,沒有外人。
而為了安全考慮,老王也拉著劉飛揚住下了。
劉飛揚趁兩人躺下的時間,強忍住瞌睡,將三人吃剩下的殘羹剩飯和垃圾清理干凈,這才一頭倒在了沙發上。
他拿著自己的筆記本,牢牢的將其握緊在懷中,沉沉的睡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