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等到吳大強和老王醒來的時候,劉飛揚早就已經離開了。
“飛揚可真是個好孩子啊。”老王看著已經打掃干凈的客廳,忍不住開口贊嘆著。
“中,這孩子真中!”吳大強此時也是附和著說了一句,只是他嘖了嘖嘴,又補充了一句:“就是喝酒還需要再練練.......”
老王哈哈一笑,看了一眼吳大強:“老吳啊,可不是誰都跟你這個大酒缸一樣啊......”
但是很快,吳大強和老王都笑不出來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劉飛揚幾乎每天都去找了吳大強,讓他詳細說明那229戶貧困群眾的家庭情況。
同時,結合著吳大強說明的情況,劉飛揚依舊按照他最開始的計劃,一個村民小組一個村民小組的挨家挨戶走訪,只是聽吳大強說不行,但是只是自己去看也不行。
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夠基本上摸清楚每家每戶的情況。
時間轉瞬過去了一個月。
劉飛揚的筆記本已經記了整整兩個本子,兩個本子都記得滿滿當當,而且標注清楚了一些重點的貧困群眾的家庭信息。
而按照致貧原因,劉飛揚也將這些群眾分別按照不同原因的致貧的情況給寫了下來,同時,也初步有了自己的想法。
大東堰村貧困群眾的分布,幾乎每個組都有,但是集中在前五組,致貧原因基本上可以分為五大類,分別是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因學致貧,無勞動力致貧,缺技術資金這五大類。
有些貧困群眾的家庭情況幾乎是一貧如洗。
有些患病的群眾,因為一場大病,背上了巨額的債務,家中的全部收入,積蓄,全部都扔到了醫院,卻也只能勉強得到一絲活命的機會。
因殘致貧的群眾們,生活更為揪心,三組有戶群眾,家中兩個四十多歲的智障兒子,一個年近八十的老母親。
那個老奶奶抓緊劉飛揚的手,說了一句直戳劉飛揚心窩子的話:“我不敢死啊,我怕我死了,這兩兒子沒人管.......”
無勞動力的老兩口,靠著一點低保和救濟金生存。
(本章未完,請翻頁)
缺資金,缺技術的一大把,想要致富沒有門路,想要致富沒有手段,想要致富沒有啟動金。
總而言之,致貧的原因基本就這幾類。
但是相同的是,這些群眾生活的都很艱難。
艱難!
看到的,聽到的,記錄下來的一幕幕,都在深深的刺激著劉飛揚,提醒著劉飛揚,他來是干什么的,他要做些什么,他能夠做些什么,來幫助這些群眾,先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然后再談致富奔小康的事情。
這幾天,對于劉飛揚的觸動,可謂是來自于靈魂深處的,他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課本上一直在強調:“我國已經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他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從國家層面而言,一直在強調精準脫貧,決勝全面小康。
是因為還有這么一群人生存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
劉飛揚這一個月來,都在干一件事情,就是在看,親眼看群眾們的生活究竟如何,在聽,在聽群眾們說,聽村兩委班子說他們到底過的怎么樣。
這樣調查研究得到的結果很詳實,也很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