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小劉書記,咱們進去說。”
說著,張永富便是將劉飛揚迎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怎么,愿意聽了?”劉飛揚看了一眼張永富。
“小劉書記,說句實在話,你之前反復做工作,最終說服了劉大華的事情,我也聽說了,我能夠感覺到,你是真正的想要為我們大東堰做點什么的好干部,但是作為土生土長的這個村子里的人,我還是想要勸你幾句。”此時張永富為劉飛揚端上了一杯茶,然后正色說著。
“大東堰有部分群眾,無論你怎么說,他都不愿意聽你的,總而言之就是不配合,覺得村里干任何一件事,都是為了與民爭利,當然,這個問題也有歷史原因,之前村里干的一些事情,傷了群眾們的心,讓群眾們沒有那么認可,或者說是沒有那么相信村里的班子。”
“你想干事,還需要做通這些群眾的工作,其實很難的。”張永富搖搖頭,表示之前他也是這樣。
“種桃的話,說實話,我也認為可行。”張永富再度說著:“小劉書記,不知道你了解不了解我們大東堰的情況,我們大東堰是非常適合種植桃樹的!”
“是嗎??”劉飛揚也是登時來了興趣,連忙問道:“有什么說法嗎?”
“有。”張永富此時詳細對著劉飛揚說道:“小劉書記,你不知道,我雖然仗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掙了點錢,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踏實,我父母都是老農民,從小我就跟著老父親種地,那個時候太苦了,吃都吃不飽,家里的孩子還多,我后來長大了,也一直都有饑餓的記憶,現在我回老家,看著那些撂了荒的土地,我就心疼啊,有事沒事,我還琢磨著,我們這土地怎么能發展,怎么才能夠掙錢。”
“不瞞你說,小劉書記,真的是種地賺來的錢,我踏實啊。”
“我們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個縣,有個獨特的桃的品種,朱砂紅桃!去年,國家的農業部還批準對我們這里的“朱砂紅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呢。”
“這個朱砂紅桃皮薄、肉厚,汁多,吃著口感非常好,因為外表是朱砂一樣的紅色,所以叫朱砂紅。”
“嗯。”劉飛揚仔細聽張永富說著,熟練的拿起自己的小本本,開始記錄起來。
“這個桃,種植面積非常廣,但是產量最高,種的最多的,還是要數我們隔壁的李樓鎮高家村,高家村全村幾乎種的都是朱砂紅桃。”
李樓鎮是平灣隔壁的一個鎮,高家村就和大東堰接壤,兩個村子也互相通婚,攀扯著這家和那家都是親戚。
張永富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也是相當正常的事情。
“而這個朱砂紅桃的種植,其實也需要一定條件的,種植的土地最好是黃棕壤、黃潮土、水稻土,因為這樣的土地保肥性能要好,是種桃最理想的土壤。高家村的典型的黃棕壤,我們大東堰雖然沒有這樣的土地,但是我們的三組,四組的土地中,有大量的水稻土。”
“原先,取水還方便的時候,大家都種水稻,但是后來,種地的人少了,再加上取水不怎么方便,大家嫌費事,干脆就不種了,但是這樣的土地,種朱砂紅桃可太合適了。”
劉飛揚在刷刷的寫著,記著,生怕漏了什么重要的東西。
張永富此時也徹底打開了話匣子,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著:“咱們這的天氣也四季分明,夏天光照還充足,日照還好,而且這桃樹耐寒怕水,咱們降雨量集中,連陰天不多,非常適合種桃。”
“沒看出來啊,老張,你還是個種桃專家!”劉飛揚心想這可真是撿到寶了,本來他還發愁,種桃這個想法有了,土地也集中起來之后,還要專門找個種桃專家來指導才行,但是現在這個問題直接迎刃而解了,張永富不但有資本,愿意為村里干些事,而且還是個“桃專家”,他對于朱砂紅桃種植的技術如此了解,是讓劉飛揚完全沒有想到的。
“行了,老張,我算是看出來了,你是專門等著我上門的吧。”劉飛揚看了一眼張永富,突然回過味來了,以張永富剛才對他說的這么些話,就能夠看出來這張永富很明顯是做好了打算,可是之前吳大強和劉飛揚來的時候,張永富卻百般推脫,擺出了種種困難。
“小劉書記啊,老吳,我真是信不過他那個脾氣啊,所以你們剛來,我就提出了種種困難,好讓你們知難而退,你要是今天沒找上門來,這事,我誰也不會說,這些話,我也不會說,但是我的確看出來了,你是真心要給我們村辦事的,小劉書記,你要是能夠幫助我老張把困難解決了,我老張就拿出真金白銀投資種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