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是有了轉機,張永富早就做好了要承包土地的打算和準備,之前說出拒絕的話,其實也就是想要試探一下村子里的決心。
他沒有想到,劉飛揚果真又找上門去了,這才徹底相信村里是來真的。
當然,張永富也提出了村里需要幫他解決的問題。
集中土地是首要解決的問題,集中土地其實很簡單,因為大家現在很多人都不種地了,問題的關鍵是價錢。
一般而言,現在土地流轉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租種者給不同的地租錢。
張永富只愿意出每畝地每年出三百。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種桃需要三年才能夠掛果,三年的巨大投入,三年后才能夠見成效,這本身就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還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旦有問題,損失就會很大。
張永富再有錢,也不可能拿著錢打水漂。
而且三組,四組的土地,還不是最為肥沃的土地,三百塊錢都不少了。
三百塊,這個價錢的確算不上高,劉飛揚回來和村兩委班子一說,大家都是皺起了眉頭。
“小劉書記,三百塊也太少了一點,說句不好聽的,一年哪怕是隨便種點什么東西,收益也不止三百塊。”村干部梁寬忍不住吐槽道。
“三百塊,是有些少。”老王也開口了。
吳大強沒有說話,而是問:“張永富還有什么條件?”
“別的也沒了,他就是怕群眾們還說他的壞話,讓我們做做其他群眾們的工作。”劉飛揚說著。
這件事情,最為難做的部分,就是集中土地的價格。
當然,這個價錢,劉飛揚之前也了解了一下行情,現在基本上,承包土地的出價,一般都是出到了每年每畝四百。
而一些肥沃的地,都是五百元一年一畝。
這三百塊,著實算不上高。
但是張永富自己說的也在理,他在承擔著巨大的風險。
朱砂紅桃需要三年才結果,前三年都是在投入,且不說一開始要種植多大規模了,就算是一百畝,一年租金也需要三萬,三年就是九萬。
再加上購買樹苗,施肥,人工,這些雜七雜八的算起來,至少需要將近二十萬的投入。
二十萬,這在農村也是個不小的數目。
像張永富說的那樣,他再有錢,也不可能拿著錢去打水漂。
所以前面要控制成本,之后哪怕是不賺錢,也至少能夠保證不賠錢。
......
事情似乎又陷入了死胡同了。
三百塊,這個價
(本章未完,請翻頁)
格要是和群眾商量,幾乎不用懷疑,任何群眾都不會答應。
因為價錢太低了。
之前他們下去想要就種桃這個收集群眾們意見的時候,群眾們直接便是明說了,每畝地一年四百塊,這就已經是最低的價格了。
三百,沒有人會愿意。
三組,四組的土地,在座的村干部中,老王家里就有,但是老王自己也覺得太低了。
“或者這樣。”看著這村兩委班子對這個價錢都不滿意,劉飛揚此時卻是提供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我們可以為群眾提供兩種選擇,要是要錢的話,就三百塊,張永富沒有辦法接受四百一畝,而且三組,四組的土地的確沒有那么肥沃。”
“我們還可以想另外一個辦法,要是不要錢的話,我們就可以成立個合作社,張永富做社長,負責出資金,讓群眾們可以用土地來入股,成為社員,等到三年后,種出來的桃子賣錢了,就按照四百塊支付,要是賺錢了,就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紅,賠錢了大家就都承擔損失。”
“你們覺得這樣說的話,大家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