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富也是覺得肉疼,但是至少,現在土地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要的開始大干一場了。
在土地集中流轉完的第二天,張永富就找來了旋耕機,施肥,開始要準備耕種了。
同時,張永富也是在高家村的親戚那里,找到了朱砂紅桃樹的樹苗。
在大東堰開始熱火朝天的工作中的劉飛揚,每天依舊十分忙碌,但是這種生活,卻也格外充實。
而大東堰所發生的變化,也是吸引了平灣鎮主要領導的注意。
在張永富栽種桃樹的第三天,鎮里的易田也是來了,剛來到地里,就看到了正在幫忙種樹的劉飛揚。
“易書記,您怎么來了!”見到易田的劉飛揚,連忙跑來。
“劉飛揚同志,這才短短兩個月不見,曬黑了,也瘦了,看來你是下功夫干工作了啊!”易田笑瞇瞇的看著劉飛揚,調侃了一句。
“天天下村入戶,全當鍛煉身體了,現在身體倍兒棒!”劉飛揚笑呵呵的應了一句。
“我和鎮長都聽說了,你劉飛揚剛來大東堰一周,就拿下了最難纏的老告狀戶劉大華,不到一個月,就規劃了大東堰栽種朱砂紅桃的想法,而且,這短短兩個月不到,就流轉了土地,開始栽種桃樹了,看來,你的能力還是很強的,我
(本章未完,請翻頁)
和鎮長都沒有看走眼,把你放在村子里,讓你干扶貧,農村工作的決定是正確的!”易田開口稱贊道:“今天我來這一看,感覺很滿意,你們年輕人有干勁,有想法,能干成事,是人才,我們平灣撿到寶了!”
劉飛揚連連搖頭:“易書記過獎了,這才剛剛開始啊,我就感覺到工作千頭萬緒,而且朱砂紅桃雖然說在別的鄉鎮有過成功的經驗,但是在到大東堰,還是第一次種植,到底能不能成功,結果會怎么樣,還真不敢說。”
說到這,劉飛揚也是由衷的開口:“但是易書記,我來這之后,看看這里的貧困群眾,過的真的很艱難,我就想著,到底我干點什么,才能夠幫助他們,種桃只是個初步想法,但是目前到底還能夠做些什么,我自己也沒有什么思路,我還想著,什么時候去專門找您和鎮長一趟,聽聽你們的意見。”
“問我?”易田搖搖頭:“問我可不行,我不是科班出身,問李鎮長倒是可以,李鎮長是農校科班出身,專業知識扎實著呢。”
“不過,這一次我來,也是要帶給你個好消息。”易田再度補充了一句。
“什么好消息?”劉飛揚連忙問。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深入實施精準脫貧的政策,精準脫貧,重在精準兩個字,但是每個地區都有具體不同的情況,要因地制宜的制定適合我們自己的政策,這一次,省里為了將精準脫貧的政策落實到基層,專門派了宣講組,分赴各地進行宣講和培訓,咱們縣的扶貧辦也專門請了農業專家,致富能手根據咱們的縣情,開辦了一個為期半月的培訓班,一個鄉鎮除了扶貧辦的工作人員,村級層面只有一個名額。”易田介紹著,又接著說:“考慮到咱們鎮的實際,我和鎮長的意見,都是決定讓你去參加培訓。”
“當然,李鎮長也會去,不過李鎮長是作為行家里手和脫貧政策宣講團的專家去的,你到時候也可以和李鎮長多交流交流。”易田又補充了一句。
劉飛揚登時就心動了,這可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
這個培訓對于劉飛揚來說,太重要了。
劉飛揚在村里干的這么長時間之后,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自己的知識實在是太過于匱乏了,來到村里雖然才兩個多月,劉飛揚就覺得,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已經是被耗干凈了。
他從來沒有過如此迫切的想法,他想要學習新的知識,學到真正的本領,用自己的真本事,帶著大東堰的這些群眾們走上致富的道路,而不是憑借著自己的一腔熱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