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開展著,劉飛揚現在也是越來越忙,很多政策徹底鋪開了之后,都需要劉飛揚帶著村兩委班子來落實。
劉飛揚拽著村兩委的干部,陪著劉飛揚一塊加班,熬夜工作。
幾次村里的班子都有點意見了,劉飛揚尚且年輕,身體還好,能夠扛得住,但是他們這幫老家伙不行啊。
他們陪著劉飛揚一兩次還行,時間久了也撐不住。
劉飛揚看他們都有些堅持不住,也就沒有再去勉強了,轉而是自己一個人跑去接著跑項目去了。
沒錯,復陽縣里的政策,也投入了大量的項目資金,通過投資優質項目、龍頭企業來帶貧。
落戶大東堰的就有兩個大項目,一個是光伏發電站,另外一個則是復陽縣的龍頭企業帶動。
光伏發電站這個項目的落地,也是需要協調用地這個問題,劉飛揚這一段時間,都將心思全部放在了光伏電站上,光伏發電一旦能夠投入運營,所獲得的收益都將歸屬全村的貧困群眾,那些貧困群眾不僅可以受到租賃土地的費用,還能夠享受到光伏電站的收益分配補貼。
這個項目比較成熟,在全縣基本上都鋪開了,幾乎沒有什么可質疑的,拉來了這個項目,就是為了帶貧就對了。
........
這也是復陽縣的一個經驗做法,如果一個地方發展產業的確因為種種原因受限的話,那么由政府來主導,招引來龍頭企業來帶動,其實也未嘗不可。
龍頭比較成熟,將那些扶持貧困群眾的政策資金來加以整合,然后投資到龍頭企業中,讓龍頭企業擴大生產,所獲收益用來補貼貧困群眾。
這幾乎是個絕佳的解決辦法。
但是問題也來了,龍頭企業帶動雖然靠譜,但是收益分配太少也是個問題。
龍頭企業的體量太大了,投的錢少了,根本就激不起一點浪花,完全沒用。
但是這些政策和錢,如果貧困群眾單個群眾能夠將這些政策用好了,卻是可以發揮出奇效。
所以劉飛揚之前就規劃好了,那些沒有勞動能力的,像是張奶奶那樣的群眾,就讓她們把自己所享受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全部都投入到龍頭企業的帶動上來。
這樣一來,龍頭企業帶動,還能讓她們多拿點錢,對于他們而言,這是最實惠的。
而對于那些有勞動能力的,或者是有發展想法的群眾,劉飛揚則還是會選擇鼓勵支持他們自行發展產業,因為利用好了政策資金,發展起來了產業,所得到的收益,可不就僅僅只是那么一點錢了。
........
在劉飛揚忙碌著,忙碌著,另外一個好消息也是在此時傳來。
之前,針對孤寡老人,智力殘疾人這類弱勢群體的專門針對性的兜底保障政策,也是開始落實了。
隔壁村的幸福大院已經修建完畢,最多可以容納達四五十人的幸福大院,徹底的要對貧困群眾開放了。
鎮里民政所的同志還專門給劉飛揚打來了電話,告訴劉飛揚幸福大院開放入住了,讓劉飛揚提前做做那一戶張奶奶的工作,好讓她們盡管入住。
兜底保障屬于民政部門的業務范疇,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得知有這個政策之后,劉飛揚平時去政府機關大院辦事的時候,可沒少去和鎮民政所的同志們打交道。
鎮里的民政所長是個精干的大姐姐,劉飛揚一直都在她保持溝通,所以對于幸福大院的修建進度也比較清楚。
“護工,院長我這邊都已經找到合適人選,明天就可以到位。”在電話中,那個民政所長開口說著:“你去那個張奶奶家再看看,如果有意愿的話,她們可以簡單的做個登記,然后就收拾東西吧,下周就可以入住了。”
劉飛揚抱著電話連連道謝,待掛斷了電話,這才又興沖沖的跑到了張奶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