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直男!”楊冰冰抱著手機,哼了一聲,但是嘴角,卻是揚起了一絲笑容。
至少,劉飛揚還是在關心她的,只是這個師兄,表達自己關心的方式,也太簡單直接了一點。
“好。”楊冰冰回了一句,然后想了想,又多回復了兩個字:“晚安。”
.......
劉飛揚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來下村了。
接下來的工作,任務還很艱巨,也相當繁重,因為今年有脫貧任務,前期,無論是政策幫扶也好,直接兜底保障也好,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群眾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在新時代的歷史大潮中,同樣迎頭趕上,爭取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不會落下一個人。
所以劉飛揚也有壓力,干的怎么樣,好不好,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結果來說話,干的好不是說出來的,是干出來的。
所以劉飛揚一直都在默默地去做。
現在大家都在奮勇爭先,在田間地頭勞作,為的就是發展自身,致富奔小康。
其他后續也有許多群眾陸陸續續的來找了劉飛揚,和劉飛揚探討著發展產業的想法和念頭。
所以劉飛揚就又開始忙碌了起來。
不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飛揚越看大家的念頭越是有些擔憂。
沒錯,擔憂。
因為大家同質化的競爭日益開始激烈了起來。
一個相當簡單的例子就是原來韓夏家開始種植大蔥,白菜這樣投入低,但是見效益快的種植項目,而且在去年年底獲得了大豐收,都賣上了好價錢。
這樣其他群眾格外眼紅,因為大家都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于種植大蔥,種白菜這樣的項目大家都會,而且大家種的都很好。
既然她種都可以,那么其他人種當然也可以,誰也不差。
所以現在出現了一種情況,大家一窩蜂的都在種植這些東西。
沒有差異化競爭,惡性競爭只有一個后果,那就是大家都別想靠著這個掙錢。
而且一窩蜂的種植,不去調研考察市場,也很有可能會導致另外一個后果,豐產不豐收。
就是大家都種出來了東西,但是到了最后,賠錢了。
李剛之前種蔥不就是個鮮活的例子嗎??
而且在之前的時候,作為平灣鎮的兩個主要領導,易田和李哲都是給劉飛揚提醒過了,單純依靠群眾們自發性的種植不可取,要積極引導。
劉飛揚也這么做了,但是收效甚微,大多數群眾都表示,他們就會這個,你讓他們種植別的東西,他也不會啊。
而且很多群眾還信誓旦旦的對著劉飛揚保證,無論如何,他們都會按照自己的發展路徑發展下去,種什么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和劉飛揚無關,哪怕是因為這種地賠了錢,他們也會自己承擔。
但是話雖是這么說,可是既然鼓勵支持大家積極發展產業了,本質目的不還是想讓群眾們好好發展,因此能夠增收致富的嗎。
賠錢不就脫離了劉飛揚的初衷了么,所以劉飛揚也只能將大家發展的項目,還有種的什么,接下來準備種什么,之后預
(本章未完,請翻頁)
計可以收成多少,劉飛揚全部都是給統計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