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一個忙碌年,劉飛揚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調研和遍訪的基礎上,基本上也是做成了一個規劃。
這個規劃才是徹底的將一切的考慮了進來,包括接下來大東堰應該怎么發展,怎么發揮優勢,怎么依托現有的優勢,讓大東堰的群眾因此受益。
這些都是劉飛揚經過反復思考和大家的共同智慧,結合起來,才想出來的規劃。
這個規劃,包括如何打造接下來的旅游節。
劉飛揚仔細算過,也和村兩委的干部們一起算過,也征求過群眾們的意見。
大家都認為,現在大東堰最賺錢的,也是最成功的項目,就是旅游節。
旅游節成本很低,或者是幾乎沒有成本,家家戶戶只需要把自己家種出來的東西,或者是做出來的東西,甚至有些干脆自己啥也沒有,去超市進一些東西,拿出來賣給那些游客就好了。
這樣就能掙錢,大家誰不愿意。
哪怕是家里啥也沒有的,有房子的,收拾收拾,當成個民宿,賓館,照樣可以賺錢。
這樣的賺錢方式,大家可太喜歡了,畢竟,大家都喜歡不通過艱辛的勞動去賺錢,沒有幾個愿意通過勞動去掙錢,畢竟太辛苦了。
所以大家對于旅游節的建議是最多的。
劉飛揚將大家的意見,建議,都是一五一十的全部都給記錄了下來,然后按照預定的計劃,開始動員和行動了起來。
之前的旅游節,其實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那就是交通的問題,雖然靠著國家扶貧的專項政策資金,整村推進了水泥路,大東堰的基礎設施比之前可要好的太多了。
但是不夠,大東堰總體上,還是算個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的村子,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雖然完善了一部分的基礎設施,但是總歸還是民生領域的欠賬很多,路的事情,還需要有更大力度的力量來推動解決。
但是這個問題,很快劉飛揚就得到了答案。
在劉飛揚還在思索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易田直接找來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開口就給劉飛揚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鎮里經過協調和四處奔走,終于是爭取到了更大的項目支持。
大東堰的橋有著落了。
其實,大東堰的橋兩年前就在修建,但是涉及兩個鄉鎮的轄區和地界,還有兩個鄉鎮的群眾的征地和利益分配。
后來,大東堰橋就放在那里了,利益分配不均,兩邊的老百姓都不愿意,因為有了阻撓,也不太合適繼續推進了。
可是這一次好了,這一次爭取到的項目,將會徹底打通,而且還將修建將近三公里的迎賓大道。
這對于大東堰而言,簡直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這樣的消息,讓大東堰算是徹底打通了交通阻塞的最后一公里,將成為真正的交通便利之地,而且之前一些通村入戶道路,還有些欠缺的,將在這一次,全部補齊這個短板。
沒有了交通這個短板,大東堰的旅游節的受眾,將會比現在還要夸張。
除了這個短板之外,還有就是大東堰可看的點不多,后勤保障能力還有待改善。
沒有可看的點,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解決。
在劉飛揚推動下,基本上做通了牽扯其中的那些群眾的思想工作,大家都會在秋冬明春之際,種上油菜。
油菜花也是有看點的,但是需要成規模,之前區區幾十畝,上百畝,一眼就看完了。
真的要打造旅游景點,手筆就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