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
“如此一來石王就進不了宮了。”
“對呀,我怎么把這個茬兒給忽略了呀!”蔡信拍拍自己腦門兒。
陸祥好奇:“蔡大人,石王是咋回事?”
蔡信道:“你剛到營繕司,還不清楚。所謂石王,是房山大石窩開采出的一塊極為罕見的漢白玉整石料,寬丈二,長五丈,厚六尺,重達六十萬斤。”
陸祥乍舌:“如此之巨,聞所未聞!”
蔡信道:“所以嘛,才號稱石中之王。單是開采它,便用了一萬多民工和六千多士兵。為了把它運至皇城,工部又征調了兩萬多軍役民夫,趁天寒地凍,于道路兩旁每隔一里打一眼井,汲水潑路,結成冰道,利用冰船,驅使上千頭騾子拉拽,讓大石料在冰道上滑移,緩慢行進。年初運了二十多天,石料總算運到了小井村,距皇宮工地尚有三十余里,單等著今冬再度上凍,一鼓作氣運進宮城。”
“這個石王準備用在何處?”陸祥問。
“奉天殿丹陛。”蒯祥回答。
“夠氣派!”陸祥道。
蔡信道:“一說石頭就來勁。廷瑞,你還不知道,別看景祥年紀輕輕,他可是出身于將作大匠世家呢,他的祖父在元代便是有名的工匠都總管。景祥本人從小研習石工手藝,有藝技巧思,尤精于刻鏤。他與他哥哥陸賢一同應召入京,留在了工部。我看他人機靈,有眼力見兒,便把他要到了營繕司,給我做個幫手。”
蒯祥道:“景祥兄既然是石技高手,日后蒯祥要多多請教!”
陸祥忙說:“廷瑞兄乃天下聞名的巧魯班,陸某怎敢班門弄斧,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蔡信道:“肉麻了啊,咱們在開會!”
蒯祥與陸祥嘿嘿一笑。
蔡信:“此刻不是互相恭維的時候。說正事,午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門。”
蒯祥:“好,說午門。蒯祥以為,若是在石王運來之前便建起午門,這便無異于先穿鞋,再穿襪子。”
“是啊,這哪兒穿得上去?”陸祥附和道。“漢王初到工地,不了解情況,施工是極為精細的事情,一旦規劃好,便不宜隨意改動,牽一發便會動全身。”
“你們的意思我明白了,”蔡信道。“我跟漢王說說去。”
※
謹身殿的地面開始鋪金磚,蒯祥特意來現場監督指導。蘇州陸慕御窯的金磚做工復雜,生產周期長,工地存貨有限,幾乎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小心著點兒啊,”蒯祥招呼大家。“這陸慕御窯的金磚可金貴,碰碎了賠不起!鋪仔細了,注意嚴絲合縫!”
工匠們敲敲打打地鋪著磚。
蔡信走進大殿。
“師叔!”蒯祥打招呼。
“家搬好了?”蔡信問。
“搬好了,小院非常安靜。眼看中秋節了,我想請大家過去暖暖居。”
“好啊!大家在一起熱鬧一回。我讓芹兒和王媽給你幫忙。”
“那就說定了,中秋節晚飯,叫上師兄、楊師傅、陸祥,還有我那幾個香山同鄉。其實也簡單,蒸一大鍋螃蟹,扒拉幾個菜,吃點兒月餅,大家嘮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