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意思是說……?”
“老夫也去向曹相國討個火種吧!”
友人大笑。
蒯徹往見曹參,喝茶,閑聊。
曹參關切地詢問:“先生日夜著書,書寫得如何了?”
蒯徹回答:“蘇秦、張儀、孟嘗君、田忌、連橫、合縱、長平之戰,這些都已經寫完。老朽準備寫八十一卷,現已完成了六十卷。”
“好啊!把這些歷史大事記載總結,教益后人。善莫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焉!看來圣上的這個安排實在是高瞻遠矚。對了,先生的書可有了名字?”
“有了,《雋永》。”
“《雋永》,好名字!雋者,美也;永者,長遠也。先生的大作定會流芳百世!”
“言重了。能讓治國者有所借鑒,老朽就算沒白忙。”
“先生的書寫好后,我把它拿到長安城,收入皇家藏書樓,也好讓圣君與百官都有機會讀到。”曹參古道熱腸。
“那自然最好不過。謝謝相國!”
“哪里,說到謝,本相要謝你,謝你不辭辛苦地日夜著書。先生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啊,別弄的不食人間煙火。”
蒯徹道:“說到人間煙火,老朽倒有一事想請教相國。”
曹參笑道:“請教我?哈哈!先生也有請教我的事情?講來聽聽。”
“女子喪夫,有的女人死了丈夫才三日便忙著改嫁,有的女人從此關起門來守寡,不再嫁人。老朽在尋思,若要娶妻納妾,這兩種女人,應該選哪一種呢?”
“這還用問嗎?”曹參不假思索。“當然要選那個躲在屋里守寡的呀!怎么,先生的老樹要發新枝了?哈哈哈哈,說說,看上了哪家小寡婦?本相親自去給你提親!”
蒯徹:“相國休拿老朽說笑。老朽只是以為,選賢取士也是同理。東郭先生和梁石君是齊地的賢士,國破后隱居深山不出,就像女人不再改嫁一樣。相國求賢,賢人就在跟前,相國何不以禮相待,延請他們兩位出山呢?”
“哈哈哈哈!”曹參大笑。“原來先生在這兒等著我呢!”
“相國明鑒。”
“來人!”曹參高喊。
一名仆役走進書房。
“備好禮物,本相要親自跑一趟,請東郭先生和梁石君出山!”
蒯徹微笑著點頭。
※
“審時度勢,老祖宗真有兩下子!據史書記載,《雋永》最終寫成了。孫兒好奇的是,這部書簡后來的下落。”少年蒯祥打破砂鍋問到底。
“《雋永》后來的命運更為神奇,”蒯明思答道。“曹參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接替蕭何做惠帝丞相后,他把《雋永》送入了皇家藏書樓。誰知鬼使神差,四百年后,這部奇書竟又回到了老祖宗后人的手里。”
“哦?四百年?”小蒯祥十分驚異。“那不就到東漢末年了?”
“是的,事情還得從漢少帝光熹元年說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