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共和國的基石,不適合引進,也沒有必要引進。
賀路千僅僅傾向引進早期共和國的頂層設計,即廢除國王、皇帝等君主,改以相對松散的國會或內閣統管燕來郡及燕州沿海的軍政民事。
賀路千想到就做。
賀路千就地拿出共和國臨時框架,準備選拔49名重要官員、將領、空獄門代表組建國會,再以其中的13名核心組成內閣。未來的設想,13名內閣成員就是燕來郡及濟州新政權的首腦,也是賀路千間接控制世俗政權的傀儡。
賀路千旋即返回雁來郡城,選拔49位國會代表。
內閣體制初建,其間存在不計其數的瑣碎問題,賀路千把共和框架的越詳細,后續處理起來必然越麻煩。所以,賀路千沒有忙著建立代表任期、內閣任期、代表選拔、內閣選拔等流程細節,所有國會代表統統以試運行模式先用著。
49名代表,行就留下,不行就離開。
而行與不行,則取決于賀路千的個人判斷。
軍事民政瑣碎,由共和處置;維持共和的人選,由退居幕后的賀路千敲定。簡單來說,賀路千丟出來的共和體質,暫時最多只能算“賀路千一人之下的共和”,比炐朝皇帝集權多了。
至于傀儡共和內閣以后如何發展……
沒有必要想那么多,先走一步算一步吧。
因為傀儡共和不涉及權力更替和權力再分配,僅僅十余日時間,共和內閣就快速搭起草臺班子。
共和內閣第一屆首輔,由前炐朝官員喬南成率先肩起重擔。
喬南成曾與祁鎮北共事,而后效命燕來郡太守,為奏事史小官(正八品)。喬南成官職雖然低,卻頗有能力,單志元矯詔擅殺祁鎮北后,他曾迅速說服燕來郡太守接收魏武圖等祁鎮舊將。魏武圖被濟州刺史等人逼叛之后,喬南成被叛兵裹挾,雖然他抗拒從逆,卻始終無法脫身。
喬南成曉得自己不被祁鎮接受,又注定不可能得到炐朝寬容,索性把未來希望寄托在空獄門或者說賀路千。空獄門接管燕來郡以來,喬南成成績斐然,又非常聽話,讓往東不往西;又非常機靈,一些賀路千都覺得棘手的瑣事,竟能被他三下五除二料理。賀路千覺得喬南成是一位野心有限的能吏,遂把提拔到內閣首輔第一傀儡高位。
隆慶二年二月中旬,喬南成領導的傀儡內閣,開始試著運行。
然而,等級4民愿依舊停在賀路千身上。
賀路千疑惑翻閱相關資料,輔助他對民愿的感知,隱隱發現了民愿的局限。
世人對官氣詛咒眾所周知,卻從未出現過“皇帝看哪位俠客不順眼,就賞賜他一品官職詛咒他”的事例。而且,即使皇帝當真這樣做了,官氣詛咒也不會生效。為何如此呢?卻是民愿世界規則講究責任和義務,只有俠客真心實意接受官職任命,并被炐朝百姓視作某某官,官氣詛咒才會發揮作用。
民愿世界規則的核心,不在于皇帝任命,而在于民心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