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文昌門的城門樓子,達素亦不曉得只是斥候暴露了,還是夜襲部隊已經沖到了小寨近前,本著對戰機稍縱即逝的急切,便連忙打開了文昌門的城門,一支由胡茂禎的本部精銳騎兵組成的夜襲部隊便呼嘯著沖向了小寨的方向。
文昌門炮聲大作,其他的夜襲部隊也不敢再做猶豫,亦是連忙起身上馬,奔著小寨的方向疾馳而去。
古代作戰更多的是憑旗幟金鼓來實現指揮官對下級單位的指揮,夜戰最大的問題恰恰就是看不清敵情,也看不到旗幟。雙方只能憑借火光和熟悉的喊殺聲憑本能作戰,你也不曉得我在向哪里發起進攻,我也不清楚你在什么地方組織反擊,很有一種京劇三岔口的味道了。就這樣,明清兩軍足足折騰了一晚上,一直到天蒙蒙亮才各自鳴金回營。
待到日頭突破天際線的束縛,作為防守方的明軍趁勢控制了戰場,將沒來得及逃走和那些死傷的一并收入囊中,從初步來看,交換比上竟然還是大賺特賺。
自古偷營,九勝一敗,指的是那些沒有搭建起完整防御體系的營寨。明軍這邊兒的營寨早已大成,無非是小了些罷了,可周圍還有四個營寨可以作為援應,再加上那些梅花樁、絆馬索和夜不收,清軍夜襲的突然性也被大大削弱。而且更重要的是,清軍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堵死受到土山和營寨保護隧道洞口,而明軍只要守住小寨就足夠了,雙方的難度系數也截然不同。
這一晚上下來,算是白折騰了,還損失了不少的綠營精銳,饒是其中不少部隊都是從劉光弼、劉應志和其他湖廣綠營抽調的,可胡茂禎的本部精銳損失也不小。唯獨是那些八旗大爺,則仍舊是在漢陽門那邊兒高枕而眠,著實可惡。
天一亮,便是明軍攻城的第四天了。達素的臉色非常之不好看,可他也沒別的辦法,這些綠營騎兵確實已經盡力了。他現在手里還捏著的籌碼就只剩下了那些南昌駐防八旗,奈何江山、磨盤山兩戰八旗軍損失太大,鰲拜雖說是暫且保下了他,可八旗軍人數有限,已是再也經不起損傷了,若是南昌駐防八旗再有什么好歹,就算是他在此戰死了,只怕也免不了要連累家人。
換言之,那支八旗軍本就不屬于這武昌防御戰,早就應該退回長江北岸,或者是移師南京,無非是清廷尚且還需要用這些八旗軍來鎮住城里的綠營兵罷了。否則的話,可能用不著明軍攻城,這些綠營兵就會把他和武昌城一并賣給陳凱和李定國來換一條活路。
“那些瞎子聽得如何”
夜襲不成,達素便關切起了城內的“雷達定位”效果。對此,胡茂禎亦是無語,那些盲人最多只能聽個大概方位,而隧道似乎挖到天亮前就開始出現方向偏移了,那些盲人也不曉得到底在什么位置。
而且,就算能確定了,又能怎樣
陳凱這幾天白天一直用紅夷炮轟擊文昌門附近的城墻,尤其是被張獻忠弄塌過的那片本就修得不甚堅實,現如今更是被轟得墻體龜裂。他們若是敢做提前性挖掘,搞不好都不用明軍下手,那片城墻就直接塌給他們看看,讓他們深刻了解一下安全生產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