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鐙里藏身!
憑著遠超同儕的馬術,這八旗勇士在一擊未成,遭遇明軍反擊的瞬間便做出了最為正確的規避動作。這一幕,若放在他時,就算是素來以武勇著稱的阿商格也難免為之叫好。只可惜,他的對手同樣是個浸淫刀法多年的悍將,七尺長的斬馬刀勢大力沉,憑著張克定從進入廣東撫標起便日日習練的刀法,三尺的刀鋒如驚雷般劈下,又哪里是能夠輕易躲得開的?
經過了水力鍛錘千百次捶打的斬馬刀可謂是無堅不摧,此間,只見得刀光一閃而過,將那八旗勇士尚未來得及縮到戰馬左側身的右腿便被連根砍下,順帶著將戰馬的半個屁股也削了下來。
人是血肉之軀,戰馬又何嘗不是?
突遭重創的戰馬在驚痛中狂奔向前,將那八旗勇士拖行了十數米才在鐵人軍的亂刀之下倒斃于陣中。那八旗勇士是生是死,張克定早已懶得理會,鐵人軍一旦進入戰斗,便是有進無退,斷沒有回頭觀察戰果的道理!
一刀砍過,便是鮮血噴濺得他半邊身子都是大大小小的血點子,更為那赤發惡鬼的形象平添了一份恐怖。然而,只在下一瞬間,風馳電掣般疾馳而來的另一個清軍騎兵從他身體左側掠過,柳葉刀照著他的面門便是撩了過去。
有著戰馬沖鋒的動能加持,殺傷本就遠勝于步卒劈砍,這一刀恰恰又是對準了他的面門,全身心進入到戰斗狀態的張克定瞅準了時機,稍稍讓過刀身,憑鐵制的頭盔硬接了柳葉刀最前端的鋒銳。
刀,在鐵盔的眉庇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凹痕。左眉處的痛處告訴他那里應該是受了傷,但他卻沒有絲毫的遲疑,因為他硬接這一刀就是為了繼續戰斗,而非左閃右避中喪失殺敵的機會。
此間,刀砍在眉庇上的慣性帶了他好一個踉蹌,憑著急退了兩步,再以斬馬刀的刀柄支撐才能繼續保持站立的姿態。只待他站穩了身子,卻是又一個持著大刀的清軍騎兵向他沖殺而來。這一遭,他愣是不躲不閃,只聽得一聲暴喝,斬馬刀便自斜下方而起,一刀撩斷了戰馬的頸子的同時其余力竟仍未耗盡,連帶著戰馬上的清軍騎兵亦是被斬成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