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頭蛇們不會同意是一回事,況且此番議和清廷的核心層也是缺乏足夠的誠意,無非是想要借議和來緩解東南的壓力,防止鄭成功與西南明軍合流。當然,若是能夠招撫成功,鄭家的水師和海貿巨利也是對清廷大有好處的,最起碼能夠分潤些許,總比鄭成功憑此來與清廷作對要強的。
“制軍,這條件咱們接不下來的,朝廷那邊也不會應允的。”
佟國器如是說來,劉清泰理所應當的回了句“當然”,隨后便叫來了鄭芝龍派去中左所的那個叫做李德的家人,讓其將鄭成功對其所說的話一一道來。
“兵多地少,難于安插;倘若裁減兵戈,一旦出征,何以制勝?”
“再分給三府屯兵,并轄三省沿海地方。”
“既封海澄公,公為五等上爵,卻僅充總兵官,尚在提督之下,無以節制大軍。”
“一面招撫,一面令金礪統兵入閩,令尚可喜陳兵粵東,似為騙局。”
“用人莫疑,疑人莫用。海上之事,全權托付,則父親致力于內,兒盡力于外,付托得人,地方安靜。”
聽過了李德的復述,佟國器細細品味著其中的那些關鍵用句,調門上是遠比書信要低上不少的。但是,這里面的內容憑著他們也是不足以決定下來,亦是要盡快的向清廷匯報,才能做出處斷。
“旁的不急,他既然說起了金礪的事情,正好杭州駐防八旗損傷不小,需要回杭州休整。現在,立刻讓金礪帶著軍隊回去,起碼做出些誠意來。”
“那平南王爺那邊呢,聽說喀喀木的部隊也快到了,這若是打起來,議和的事情就徹底告吹了。”
劉清泰和佟國器都朝中的主撫派,事關政績,自然是要多加考量的。奈何尚可喜一是王爺,二來更是在廣東,他們無力為之。所幸劉清泰卻是成竹在胸,當即便向佟國器言道:“那就立刻上疏,請朝廷下旨。只要威脅不再,議和的事情,還是能夠談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