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那些地頭蛇的支持者,清廷過來是過來了,可是身后卻沒有張眼睛,對于從順德以南進入水道的明軍哪里還能做得到及時發現。甚至這一個信使,也是留在半路用以看管糧道的綠營派遣來的,只是等到他們發現明軍的時候,陳凱的艦隊已經眼看著就進入西江了。
信使拉著戰馬,走在浮橋上,生拉硬拽著,好一會兒了也沒有把戰馬拉過去。遠處,明軍的戰艦飛速駛來,以著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的放大,信使睜大了眼睛,看著那些戰艦直愣愣的沖了過來,耳畔已經充滿了戰馬的嘶鳴和負責防御浮橋的清軍的尖叫。
腦子里是一片的空白,信使就這么站在那里,拽著戰馬的韁繩,眼見著戰艦飛速駛來,一動不動。
轉瞬之后,戰艦與浮橋相接觸,厚重的船頭稍一阻滯,浮橋的吊繩撕裂,吊橋當即在戰船駛過的瞬間分崩離析,連帶著那信使和戰馬也一同消失在了崩壞的江面之上。
第一次的撞擊結束,緊接著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撞擊,浮橋在順風順水的戰艦面前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頑抗,輕而易舉的就被戰艦沖得粉碎。緊接著,最后的一道浮橋,上面已經逃得空無一人了,只見戰艦與浮橋再度觸碰,江門的清軍主力與北面的陸路交通便徹底斷絕,江水也不再是通途,而是成為了攔在清軍與歸途之間的刀山火海!
江美鰲的艦隊順流而下,輕而易舉的便掃清了海洲水道上的浮橋。這是第一步,與此同時,周鶴芝的艦隊也開到了潮連島以北,開始炮擊保護攔江鐵索的清軍營寨。炮彈噼里啪啦的打在那三處分別位于潮連島和兩岸的小寨,簡易的木寨子分崩離析,明軍乘著小船直接在炮擊的同時迅速拉近雙方的距離,只待靠近了,炮擊停止,明軍一擁而上,迅速制服了小寨的清軍,以著最快的速度將攔江鐵索挖了出來,擲入江水之中。
戰艦開始掃蕩連通潮連島的浮橋,亦是以著那最野蠻的方式。而此時,明軍的部隊也在迅速的登陸,第一批的部隊已經在周郡村以南列陣。撫標的大旗下,陳凱位于大軍中央,只一揮手,整隊完畢的這幾個鎮便踏著堅定的步伐,滾滾向南。
遲到,不是不到。或言之,只要沒有塵埃落定,便無所謂遲與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