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天地會成立多年,起初只是在南贛、江西發展潛伏人員,以待后舉。于廣東、于福建,僅僅是在一些信得過的親近之人進行發展,僅此而已。
這樣的布局,照著陳凱那時的勢力,其實是很不正常的。但是,他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天地會的發展壯大,更在于他與鄭氏集團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是他在鄭氏集團之中該當何以自處,故而為之。等到明軍大舉收復南贛,天地會積極配合,算是走上了前臺,但是也導致了福建天地會的暴露。
暴露,直接導致了裂痕的出現,這份裂痕更是直到荷蘭人對鄭氏集團的再一次做大的擔憂,因而如法炮制,才得以彌合。不過,暴露的另一個結果就是陳凱可以將其正式擺在明面兒上,就像是現在這樣,名正言順。
紅花亭是天地會的總部,這一點陳凱已經在之前的會議中通過了。此間,偌大的會議大廳里座無虛席,其中絕大部分是從廣東各府縣過來的,他們近水樓臺,自然是最少不了人數的。更別說,廣東天地會分舵雖說是這四地最晚建立的,但卻是發展最為迅猛的。如今,單單是廣東籍的天地會會員人數就已經無限接近于其他三地的總和,更別說是如今在加入廣東天地會分舵的會員中還有大把從福建到此任職的官員,他們更是使得廣東分舵的會員總數超過了三地總和。
“古人說,楚王好細腰,城中多餓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只是,不知道這里有多少人是真心實意的認同天地會的理念的。”
“這不重要,只要我們能夠戰勝滿清就足夠了。至于以后,如果連滿清都打不過的話,那也就沒什么以后可言了,咱們也不需要為理念不理念的事情擔憂了。”
大會即將召開,會員們紛紛入場。這里面,有受邀而來的代表,也不乏前來旁聽的。當然,僅限于天地會的會員,非會員仍舊是無權入內的。
尚未登上主席臺,陳凱與鄺露在會議大廳的二樓早已看得清楚。下面的會員們落座,代表自然是按照座位上貼著的籍貫名諱來坐,但是旁聽席就不同了,一如粵海商業同盟的大會那般,基本上都是按照各自的籍貫集中落座。此間,一眼望去,廣東的旁聽會員幾乎將旁聽席都占滿了,他們是深知內情的,很清楚這并非僅僅在于一個近水樓臺,更重要的是廣東天地會的人數確實是多。
只不過,人多了,必定魚龍混雜,鄺露在擔憂是否志同道合,倒是陳凱卻并不以為意,起碼在現階段他并不覺得這是問題。
到了吉時,會員們早已聚齊,陳凱登上了主席臺,當即便是一陣如雷般的掌聲響徹會場,哪怕是在會場之外也能夠清晰可聞。
他們的面前,不僅僅是這個天地會的締造者和總舵主,更是明亡甲申以來最有力挽狂瀾之力的文臣。是他,在永歷六年的大反攻最終落得個未盡全功之際,以一人之力,先后輔佐鄭成功、李定國兩位國朝名將在一年之內接連收復兩省,隨后又在與洪承疇的較量中絲毫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