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這種毒素只要有一點沾染到人體后,又會快速增加。
路克不得不“慶幸”這毒素的效果夠強,幾乎所有沾染者不出幾步,就會毒發倒地,迅速死亡。
靠近就倒下的人一多,大多數人也知道向遠處躲開,同時警告靠近的人。
十多分鐘下來,高速3號涉谷線沿路就多出了二十多個“毒圈”,每個圈子里至少都有幾十具尸體。
讓路克更無語的是,東京警視廳居然還沒派人來。
他沒指望東京警員與施萊德戰斗,但維持秩序這事卻是可以做的。
NYPD在紐約大戰時,就有類似的角色定位。
他們雖然沒有戰斗,但拯救了很多人的名,大幅減少居民傷亡,事后大眾基本都是表揚。
而東京這些警察……事發接近二十分鐘,居然就幾個巡警出現,其中兩個甚至騎著自行車,就沖進“毒區”送了人頭。
見到這情形,路克連槽都不知從何吐起。
之前他將施萊德資料發給東京警視廳,就是讓他們盡快發出預警。
即便不能立刻通知所有人,但至少警員們該知道其中危險,阻止毒素傷亡擴大化。
結果,一直監控的警方頻道里居然毫無動靜。
路克自己黑進警方電臺下令,這是不可能的。
這種頂級警戒的指令,下面的負責人必然是用辦公室之間的固話確定。
路克真代發警報,下面未必立刻執行,很可能請示上級。
狼來了這種事,放哪兒都一樣。
那時警視廳的所有通過電臺的命令可能都會被懷疑,下面會先確認后執行。
所以,做好事真的沒那么簡單。
涉及群體性的危機,從來就是一個復雜而立體的工程。
在這個工程中,大家不是比誰做得更好,而是比誰犯錯更少,并不存在不犯錯的可能。
給你們機會,你們不中用啊!路克心中嘆了口氣。
他能做的都做了,今晚東京死多少人,已經不是他能決定的。
不過這也是他習慣了紐約的節奏。
經過路克的推波助瀾,NYPD進行了數次緊急演習,媒體上個人求生常識的普及也很多。
屢經大事的紐約警民,都有點老油條的意思。
況且當初NYPD拿著小手槍打實驗體,一次性就殉職了一百多名警員。
實驗體、地鐵爆炸案、齊塔瑞入侵死傷民眾大把。
親身感受血的教訓,比任何語言都有效。
相比之下,東京這里不光人口更多,還從沒發生過這種堪稱毀滅級的超凡事件。
所以,東京警視廳的拙劣表現也在意料之中。
自己送人頭進“毒圈”的路人和警員,才會如此密集。
換成紐約警民,倒霉蛋肯定還是會有。
但最多倒下幾人,巡警和民眾就會反應過來,呼叫專業人士來處理。
這種動輒撲街幾十上百人的“毒圈”,出現機率自然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