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峰現在是王磊最忠心的腦殘粉。
他是魚刺老頭的床位醫生,按照王磊教的辦法做術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徹底保住了老頭的腿。
連續兩天查房,他的思路、實際效果都得到了主任的極力夸贊。
其他同事也不得不對他另眼相待。
甚至他都準備就此寫篇論文了,而且準備投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
當然,通訊作者、第一作者都必須是王磊。
這種級別的論文,只要有個二作,就足夠奠定名望的基礎了。
毫不夸大地說,如果成功發表,就有名醫之資!
云想衣裳,把心給你、然后我走等女粉則更為雀躍,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花式吹捧。
賈沖看到這些無腦吹,霎時怒火攻心,血管差點爆掉。
淡定,淡定。
別跟這些腦殘一般見識。
腦殘的世界,我們正常人難以理解。
又是一番自我心理建設,外加同級別智者朱泰的開導。
賈沖再次恢復平靜,譏諷地看看聊天群,關閉,叫入下一位病人。
呵,且讓王磊囂張一時。
等他滾蛋了,看你們這邊腦殘粉還怎么吹。
此刻,王磊的手機響個不停。
回答了幾個好奇寶寶的問題后,已經走到會議室外,趕緊改成靜音。
剛進門,張院長就招手:“王磊,來來來,坐這邊。”
一群大佬好奇的目光中,王磊被張院長按在身邊的椅子上。
然后就聽張院長說道:“大家認識一下,這就是首先預警傷寒的英雄,規培醫生王磊。”
楊愛國和李一山投以欣賞欣慰的目光。
其他大佬們投以欣賞+懷疑、不置可否的目光。
尤其是級別不夠,但被特邀參會的傳染科主任醫師們,懷疑之色最濃。
沒人比他們更知道傷寒初期確診的困難度了。
就算他們這些經驗豐富的專家,也不敢象王磊這樣做。
這小子,會不會是傻大膽,又運氣好,恰巧蒙對了?
短暫而敷衍的掌聲后,張院長說道:
“現階段,溯源、管控由其他單位完成。”
“我們醫院的責任是發現病人、治療病人。”
“治療不用說,按照治療原則來就是了。”
“有楊老師坐鎮,一院就是江南市最強的。”
眾人紛紛點頭微笑。
這一點,所有人都有極強的信心。
“難的是發現。大家都知道,傷寒初期很難確診,極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眾人微微點頭。
能進這個小組的,全有臨床背景,深知傷寒初期的麻煩。
培養不用說,傷寒桿菌增殖緩慢,最快也要5天,甚至14天才能出結果。
肥達氏反應看起來24小時能出結果,但陽性還好,陰性的話毫無價值。
如果你一看陰性,愉快地對病人說道:好,沒事了,回家吧。
那你就放跑了一半傷寒病人——按照統計,一半以上的傷寒患者,初期都是陰性。
有的人甚至傷寒都治好了,肥達氏反應還是陰性。
那么問題來了:沒有實驗室證據,全靠醫生臨床診斷的話,怎樣準確地“挑出”傷寒患者?
張院長接著說道:“但必須解決‘發現’問題,否則可能導致醫院癱瘓。”
眾人重重點頭。
如果是縣鄉級小醫院,“發現”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