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接收本地病人,傷寒以外的發熱病人就那么多,就算全部按照傷寒處理,也不至于癱瘓。
但一院是什么醫院?
省會最大最強的醫院。
全省甚至全國的病人都過來就診,數量驚人。
如果把所有發熱的病人都當傷寒處理,每一個住院7天甚至14天,等待實驗室結果……
那就啥也別干了,直接癱瘓完球。
“所以,現在的關鍵是組成一支強有力的診斷組。”
“診斷組的成員,眼光必須足夠準確,收治傷寒病人時,不能收進‘假’病人。”
“同時也必須足夠敏銳,不能漏掉一個病人。”
“本來楊老師坐鎮最合適,但救治確診病人更需要他。”
看看楊愛國花白的須發,張院長心里微微嘆息。
老師真的老了,經不起太大的工作量了。
張院長拍拍王磊肩膀:“事實證明,我們這位小伙子,眼光足夠敏銳,足以勝任。”
眾人再度投以懷疑的目光。
這話,吹得有點過了吧?
第一個發現傷寒病人而已,運氣味道濃厚。
就算不是運氣,發現一個和“不能漏掉一個”,差得也太遠了。
你這句話如果說的是楊老,我們毫無意見。
說一個這么年輕的毛頭小子……
張院長早就讓人做了調查,此刻掰著指頭說道:
“這兩天王磊一共經手13位發熱病人,收住9位,楊老師看過了,全部是傷寒。”
“沒收住的四位,病歷也請楊老師看過了,發熱原因明確,基本排除傷寒。”
眾人的目光變了。
這種準確度,張院長還真沒吹牛。
“普外門診的住院醫生孫昊,這次也提前收住了傷寒病人,做出了貢獻——據他自己說,是因為王磊的幫助。”
“昨天,一位腸梗阻病人即將手術,王磊看出她是傷寒,在麻醉即將開始時叫停手術,成功地以鏡下取異物解決了梗阻。”
眾人目光再變。
區區一個規培醫生,敢于攔停手術,除了過人的膽氣外,還需要什么?
強烈的信心!
精準的眼光!
這不正是最符合要求的人嗎?
“我的看法,王磊擔任巡查員,組長將由傳染科資深主任醫師擔任。”
“王磊主要工作為巡查全部待篩病人,必要的情況下,擁有臨機決斷權。”
眾人齊齊點頭。
這安排好。
表面上,王磊只是個巡查員,上面有資深主任醫師把關。
實際上,他有較大權力,不至于受到掣肘。
而且診斷組肯定是要分組分班次工作的,王磊如果跟其他組員一樣,陷在某一小組、某一時間段,未免可惜。
自由巡查全部病人的話,可以更好地發揮能力,做出更大貢獻。
不愧是張院長,面面俱到,很老成。
唯一的問題,就是王磊得有真本事,對得起張院長的安排。
否則,這番苦心孤詣的安排,就成了笑話。
大家伙不由再次端詳王磊。
聽張院長列舉光輝事跡的時候,倒是覺得王磊挺靠譜的。
但現在一看那稚嫩的臉,立馬又有點不放心。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