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流派的醫生們互不相讓,不一會就從手術方式跳到了流派之爭,隨即上升到人身攻擊,言語間殺氣騰騰。
手術室的麻醉醫生、護士在一邊看熱鬧,心里暗暗擔憂:可別打起來,砸了我們辦公室的東西。
槍男槍女自詡文明人,但在麻醉師和護士看來,他們跟開膛男一樣,全都是粗人,打砸搶完全有可能。
那身為地主,要不要出頭調和,讓他們坐下來好好討論?
開什么玩笑,這是調和得了的?
兩派之間早就有很深矛盾,背地里互相編排是家常便飯,看這趨勢,打架也是早晚的事。
歷史上有梅雪之爭,現代有甜咸之爭,但其激烈程度,都比不過醫院里的流派之爭。
心外科和心內科互相不服,都認為對方走入歧途。
傳統手術和腔鏡之類微創手術內卷得更厲害。
一個認為對方一味強調創傷小的噱頭,不顧病人具體情況,往往導致手術不徹底、不成功。
一個認為對方抱殘守缺,不愿意接受技術進步,動輒拉條大口子,醫生做起來爽了,病人身體也被弄垮了。
總之應該以我為主,只有在我不想(不行)的時候,才能輪到你偶爾表演一下。
兩幫人吵得激情澎湃,王磊隔得老遠都隱約聽到了聲音。
“王磊你怎么還在擺鞋?”
背后響起李一山的聲音,護士趕緊遞過拖鞋。
李一山也是收到匯報,得知病情極重,才趕緊組織精兵強將會診。
他跟別的大外科主任不太一樣,二院的司馬、鐘樓的老鐘,都是主抓制度,不怎么管具體病例。
李一山就特別愛操心,一個大外科主任,天天整得比張院長還忙。
現在他心目中的第一精兵就是王磊,關鍵時候可以依靠,所以顧不上他還在假期,直接就抓過來幫忙。
王磊解釋道:“李主任,病人在抗休克,暫時開不了。”
“哦。”李一山釋然:“那也別耽擱,走。”
兩人來到辦公區,爭吵聲清晰地傳入耳中。
吃瓜眾人看到李一山,連忙招呼。
里面兩幫人恍若未聞,繼續爭辯。
李一山帶著王磊大步而入,不悅道:“病情這么急,你們到現在還沒確定治療方案?”
“李主任,這個病人只能腔鏡,他們無理取鬧。”
“李主任,腔鏡是絕對做不了的,他們罔顧事實。”
李一山沉著臉一伸手:“病歷。”
一個醫生趕緊遞上。
接過來看了幾眼,李一山隨手遞給王磊:“你看一下,說說你的意見。”
兩幫人這才認真打量王磊。
這些天王磊聲名鵲起,大部分人至少都看過了他的照片。
王磊在一院的身份其實算是學生,面相也顯稚嫩,在場不少人的年紀比他爸媽還大,因此很難談得上“尊敬”、“服氣”。
實際上連平視都難。
就如同中學老師會欣賞成績好的學生,卻很難平視一樣。
但王磊實打實的成績擺在那,李一山讓他發表意見,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并且準備好好聽聽。
王磊擇要看了一遍,合上病歷:“李主任,各位老師,我需要看看病人。”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李一山立刻點頭:“一起去,我也看看。”
“在二室。”看熱鬧的護士趕緊帶路。
吵架的兩幫人互相瞪眼,一起跟了過去。
二室門口,護士進進出出。
一進門,就看到多路輸液輸血,液體滴得很快,連成一條線。
好幾個麻醉師盯著病人和儀器,時不時地用藥,一副緊張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