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好看的石頭雖然也有,可他的直覺感告訴他,那些石頭帶回去,了不得能被算成“奇石”,價格很不好說,跟這塊玉是沒法比的。
這個認知,令他很是沮喪,不過再想一想,他又釋然了,如果玉石跟大白菜一樣,隨處可見的話,那廝至于綁著玉石跳河嗎?
然而,他心里雖然是這么想,可每每遇到瑰麗的石頭,還是忍不住去琢磨一下,以至于他在第二天里,走了只有兩百多里地。
不過在傍晚臨近扎營的時候,他又有所獲,那是一個殘破的玉盒。
說殘破也不準確,嚴格來說,是摔成了兩半的玉盒,寬十四五厘米,長有二十四五厘米,高差不多六七厘米,璧厚有一厘米左右。
可惜的是盒蓋不知了去向,盒子斷為兩截,碴口并不光滑這是玉石的特點,但是斷碴湊在一起,又是嚴絲合縫。
玉盒的玉質,跟他撿到的玉石有點類似,不過稍微帶點青色。
最令馮君開心的是,盒子上面有明顯的人工加工過的痕跡,這就令他確定,此物必然是玉石,否則的話,誰吃飽了撐的,把石頭雕刻成這樣?
盒子摔壞了,這很可惜,但是馮君一點都不在意,半個盒子也能雕刻出不少小物件。
說得更直白一點,如果盒子真沒摔壞的話,沒準會在現實世界賣出一個天價。
這一點都不符合他低調發財的打算。
肯定有人會想,誰吃傻逼了,拿這么好的玉雕成了盒子?
馮君更擔心有人琢磨,這盒子本身就已經很拽了,那么,這樣的盒子里面裝的東西,會逆天到什么樣的程度?
于是問題就來了……盒子里面裝了什么東西?
這兩截盒子,因為能確定是玉的,馮君基本上能估出一個價格,畢竟他剛去過古玩店。
最少三萬起,賣到三十萬也正常好吧,馮君還是不懂玉,他只能確定這么大范圍。
當然,他也有點好奇,盒子里曾經裝過什么東西,然而,好奇也就只有那么一點點。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他做人并不好高騖遠。
他的心里很清楚,惦記某些不該惦記的東西,只是徒增煩惱而已。
天色已晚,馮君支起帳篷,匆匆地吃了點東西,他是如此地興奮,吃飯都把玩著玉盒。
他把玩了此物兩個多小時,最終心一橫:有了這個東西,我這次就不用回倉庫了。
沒錯,他改主意了,此前他要回到倉庫,那是因為太窮,舍不得丟掉那點東西,事實上,他還琢磨著等出了空間之后,抽個時間去一趟外地,賣掉一輛改裝的摩托車。
來歷不明的東西,肯定賣不起價錢,但是有總比沒有強,他也實在太窮了,進貨的錢都只有萬把塊這點本錢,何時才能發家致富?
眼下一個殘破的玉盒在手,又有一塊疑似玉石的石頭,他完全沒有必要再過得那么緊巴巴的,騎摩托車往回返,也是要花時間和精力的,有這時間,倒不如多充一次電,多做點買賣。
馮君做事并不迂腐,他不但有主見,邏輯思維也清晰,同時還具備相當的執行力,屬于典型的行動派,那么……就改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