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就是上官云錦,此次的話事人,沒有什么收獲?
錯了,她覺得自己的收獲,才是最大的。
因為她要給馮君提供交易清單,所以她要先了解一下,馮君到底需要什么。
然后非常不幸的是,馮君這一方中、出了一個小奸細虞長卿跟上官師姐相處不錯,虞昶珠就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我們剛剛完善了一個貢獻點系統。
虞昶珠沒有覺得,自己是在出賣馮神醫,她也不懂數據庫的結構,但是她用指紋打開電腦,能調出每一小項的細節和匯總。
對于上官云錦來說,這是一種神奇的體驗。
首先,她面對的是全中文的操作系統馮君謹慎地安裝了所有中文模塊。
然而對于上官云錦來說,她依舊看不懂。
簡體字對她而言,跟再學一門外語相差不太多。
點開相關的軟件,就是已經漢化錯了,是已經篆化的文字,上官云錦就看得懂了。
但是這并不妨礙她先想像一下:那樣的文字,才是馮神醫的傳承嗎?
這就先給了她一種莫名的新奇感覺,然后她就發現,這個貢獻點系統,真的很龐大啊。
嚴格來說,馮君他們整理出的貢獻點系統,不是特別龐大,除了一些武修功法、天才地寶的兌換,就是一些任務發布,任務難度,對應著貢獻點的多少。
無憂臺是修仙的門派,內部自然也有相應的資源管理模式,類似的任務體系也有,但僅僅是類似而已。
他們的弟子是如何得到修煉資源的呢?每個月的月例是一部分,他們需要通過生產,來得到月例,比如說靈植、制器、符箓等手段。
超出月例的部分,就是各顯神通了,符箓畫得多的,可以賣符箓,靈植種得好的,可以多弄點田來種靈植,或者完成一些探險甚至戰斗任務。
無憂臺是有任務系統的,但是沒有統一的發布平臺,門派任務,當然是最高的層面發布,但是很多小的任務,都是需求方自己的發布平臺。
比如說無憂臺里分了內務堂、術法堂、藏書閣等職能機構,這些部門有需求的話,就自行發布任務了,付出的會是功法、符箓等,但是更多時候是靈石,畢竟這才是硬通貨。
要是個人有需求,有時候是通過部門掛出去任務,但是更多時候,是通過一些公眾平臺發布任務比如說小酒館,又比如說集市的攤點。
不光無憂臺是這樣,其他修仙門派也是如此,沒有統一的任務發布平臺,更沒有統一的結算方式。
一直以來,大家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好,因為很多很小的任務,也沒必要找一個統一的發布平臺大事的話,門派來協調,小事就自己做主好了,修仙的人本來就該是隨心隨性的。
但是上官云錦驚訝地發現,馮君搞出來的這個貢獻點系統,能極大地簡化過程,并且可以充分地協調和調動資源。